PDF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

冯少芳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海鸥学校,511447

摘要: 小学生处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有限,尚未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广大小学班主任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在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破解困境、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突破
DOI:10.12721/ccn.2021.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时代下,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班级管理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广大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破解班级管理面临的一系列困境,积极推动班级管理改革和创新,努力适应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使班级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轨道。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

1.1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集体主义意识不强

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性格活泼好动,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心,精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其体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则是学生的纪律意识淡薄,发生迟到缺课现象,在课堂上不能做到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更有甚者公然扰乱课堂纪律,破坏课堂氛围,对课后作业不愿意尽心尽力,不愿意完成,这给班级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 班主任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自身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工作效果。班主任不仅要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达标,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管理方式,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很多班主任仍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即以传统的说教方式为主,抑或者采用千篇一律的说辞去引导或指导,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小学教育的要求,同时该种说教的管理方式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感,导致最终的教育效果不理想。更有甚者,很多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思想感受,未能做到切身实际的对其进行教育,仅一味地灌输教育观念,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使教育适得其反,学生也容易对班主任产生抵触心理,导致管理工作不理想。

1.3班主任管理缺乏人本理念

小学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需要引起小学班主任的重视。有的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效果不佳。很多小学班主任都认为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尽管自己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也注重维护班级秩序和打造良好环境,但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缺乏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比如有的小学班主任尽管也重视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而且也在不断强化管理体系建设,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不够规律。小学生的规律意识不强,而且在维护班级秩序、班级荣誉以及班级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有的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合力。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还没有得到充分调动,进而制约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困境的突破策略

2.1强化班级管理工作人本性

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人本性管理对于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积极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本”,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更具有人本性。在具体的班级管理方面,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大力加强人本性管理的研究力度,特别是要运用“柔性管理”理念。切实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使小学生能够遵守班级管理相关规定,并且做到相互监督,进而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这是广大小学班主任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对于一些不遵守班级纪律、经常调皮捣蛋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对于他们的缺点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而是采取“激励式”教育的方式,切实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既要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2.2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制度性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努力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整个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小学班主任一定要从班级管理制度制定、执行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并且要在强化班级管理制度“执行力”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比如,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该奖励的奖励,该惩处的惩处,进而促进各项班级管理制度有效执行。为了使制度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还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使小学生能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随着形势的变化,班级管理内容以及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可以广泛征求小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就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召开班会,让小学生多发表意见,教师则将有益的意见融入制度当中,以此起到较好成效。

2.3突出班级管理工作主体性

对于广大小学班主任来说,应当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维护班级良好的秩序和环境。对于班级出现的卫生问题,小学班主任可以以身作则进行清扫,进而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使小学生参与到卫生管理当中,同时也能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维护班级环境的习惯。要大力加强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班级管理事项,教师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下发调查问卷以及谈心谈话等形式,征求小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当班级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小学班主任也可以反问小学生该怎么处理,这对于引导小学生强化自我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更有效地突出班级管理主体性作用,小学班主任还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同时,还要强化小学生的“争创”意识,比如通过“游戏小红旗”的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结语

目前很多小学班主任都面临一系列班级管理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小学班主任要着眼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突破性路径,重点要在强化班级管理工作人本性、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制度性、突出班级管理工作主体性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推动班级管理工作步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何素洁.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240.

[2]冯海菊.浅论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