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技术管理提升策略研究

索良玉

广西南宁,530400

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目逐年增加。我国现有的部分高层建筑由于建成时间较长,消防设备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了高层建筑火灾的多发,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高层建筑火灾多达2808起,占建筑类火灾总数的9.2%,比2020年同期增加4%。由于高层建筑高度、人员密集,消防安全工作的质量必然会提高。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技术;管理;提成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2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发展,建设项目的规模日益扩大,使施工场地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从消防安全管理的视角看,目前的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比如临时消防设施的建设、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当等,这些问题和不足如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极有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严重威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及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如今,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所以通常建设单位会将项目进行层层分包,但因为缺乏完善、科学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使得分包单位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分包单位更多的是关注如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进度,甚至一些分包单位并没有相关的资质,这使得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隐患十分严重。此外,不少的施工单位都没有制定具体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防火工作考评制度等,在此情况下,多数参建人员对防火工作就不会特别重视,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并且因为缺乏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参建人员对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与自救技能掌握不足,无法在面对突发火灾事故时及时进行处置,从而造成十分严重的火灾事故。

1.2.用电不规范

在施工现场,通常会有电焊、气割等机械设备的施工,而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都需要保证电力的标准化。然而,在实际的建设项目中,一些建筑工人对防火安全的基本认识不到位,没有严格遵守有关的规范,导致了火灾。比如乱接电线、乱拉电线、乱加电器,都有可能引起火灾。另外,由于前期电力线路铺设时,有关人员由于经验不足,对工程用电能力进行了评估,致使电力供应出现了过载,线路和设备出现了火灾。

1.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多个工种与作业环节,一旦没有注重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都极易发生火灾事故。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量比较大,通常在建工程是由多个单位共同承建,但因为承建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管理与协调,使得各工种人员处于分散流动状态,并且存在大量交叉作业,一些工序会涉及动火作业,但另外的工序又存在大量可燃、易燃的物品,这就增加了发生火灾的概率。另外,在各单位各自作业的情况下,有些施工现场虽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但因为其他单元未能够充分重视消防安全管理,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各个作业环节都会受到影响,并且在灭火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度。

1.4.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当

在建筑工程中,经常需要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木材、塑料等。如果不对这些易燃、易爆的建筑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容易引发火灾,从而影响到施工地正常进行,甚至会导致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从目前施工现场的特殊环境来看,易燃易爆物品是很常见的,在施工现场动火作业、施工人员吸烟等都有可能引起火灾,造成很大的影响。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在实际的消防管理工作中,人员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施工人员对防火安全的认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火灾。因此,要加强消防宣传,定期组织参加单位观看消防宣传片、讲解火灾案例等,同时在施工工地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语,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为参建人员科普消防知识。同时,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消防演习,确保参加人员能够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等基本知识,提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2.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从相关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进行细化,确保相关管理人员能够积极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此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对于一些容易发生火灾的作业环节以及导致火灾发生的相关活动,制定出相应的防火管理制度,例如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等。除此以外,还要结合现实需要制定一些其他的防火管理制度,例如防火工作考评制度、临时消防设施管理制度等。

2.3.做好用电、用火、用气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用电、用火、用气的作业环节众多,且存在许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假如不能够有效落实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极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期间,需重视对这些内容的有效管理。简单地说,在切割、焊接、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行有效清理,并且需要对动火操作人员的资格证或相关的作业许可证进行检查,禁止非专业人士进行动火操作。另外,关于用电、用气等作业环节,在正式作业前,需要先严格检查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用电相关设施的设计、使用以及维护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类,并安排专门的库房进行储存,库房内应当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并且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

2.4.重视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及在建工程建筑防火

由于建筑工程具备综合性、系统性特征,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一般会建造许多临时用房,而受到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通常会将各种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建在同一区域,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临时用房发生火灾,需要选择合适的不燃材料对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做好防火分隔。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在建工程建筑是比较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这是由于该场所中会堆放比较多的易燃易爆危险品,涉及的作业环节也非常多,因此为做好在建工程建筑的防火工作,应当充分重视疏散通道的设置,最好是可以与在建工程同步施工,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相关人员可以及时撤离,并能够有序开展灭火作业。对既有建筑进行改建或扩建的过程中,要对非施工区与施工区进行防火隔离,并且明令禁止在施工区内进行居住、营业或使用。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的改扩建工程,会使用到一些支模架的架体、外脚手架等,这些都必须使用不燃材料,并且要保证施工人员对安全疏散通道十分熟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扩大,对施工项目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在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下,及时发现与妥善处理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消防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如期完工、保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