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主要指的是一次妊娠同时有2个胎儿,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种间双胎妊娠的发生率有所差异,双胎妊娠家族史、胎次多、年龄大者双胎妊娠的几率较高[1]。同时,使用药物诱发排卵,双胎、多胎妊娠的几率约为30%左右。临床表现:腰酸背痛、呼吸困难、胃部饱满、行走不便、水肿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双胎妊娠易于发生并发症情况,如:高血压、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等[2]。针对于此,确诊为双胎妊娠时,应接受产前超声监测,以便实时了解孕妇、胎儿情况,从而确保母婴的身体健康。
1.基本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情况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5例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孕妇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2岁、38岁,平均年龄(30.6±3.3)岁;孕周收集范围为12~38周,中位孕周为(25.4±2.2)周。包括经产妇和初产妇各43例、32例。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并处理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的临床所有数据信息。
1.2方法
75例孕妇均实行产前超声监测,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检测,使用凸阵探头,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Hz。孕周为12周~14周的孕妇,进行早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旨在明确孕妇是否为绒毛膜性。
绒毛膜性诊断标准:①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检查结果可见宫腔内2个胎儿、胎盘回声、羊膜囊、胎儿间分隔膜、胎盘连接位置A字形结构,以及1个胎盘。②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宫腔内可见2个胎儿、羊膜囊、胎儿间分隔膜、胎盘连接位置T字形结构和1个胎盘。③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MCMA——宫内可见胎儿、胎盘、羊膜囊,分别为:2个、1个、1个。
DCDA孕妇在孕周18周~24周、孕周28周~32周,应分别接受超声检查。MCDA孕妇、MCMA孕妇,于孕周26周时实行超声检查,孕周>26周每间隔2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的过程,重点对胎儿心率、结构、胎盘位置,以及胎盘和宫颈口关系、脐带附着胎盘位置等实行检查。与此同时,还应对胎儿的股骨长度、肱骨长度、头位等予以测定,以便明确胎儿的发育有无异常。此外,需对胎儿羊水池最大垂直前后径、膀胱上下径,以及大脑中动脉、脐带动脉血流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形态等加以检验,从而评判有无发生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孕妇绒毛膜性检查结果、不同绒毛膜性下胎儿并发症、胎儿丢失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所有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的临床数据资料,均输入于SPSS23.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孕妇绒毛膜性检查结果、不同绒毛膜性下胎儿并发症、胎儿丢失情况,均通过率%的方式代表。
2.结果
2.1 孕妇绒毛膜性检查结果的分析
孕妇绒毛膜性主要包括:DCDA、MCDA、MCMA,具体检查情况见表1。
表1孕妇绒毛膜性检查结果的分析(%)
2.2不同绒毛膜性下胎儿并发症、胎儿丢失情况的分析
绒毛膜性DCDA、MCDA、MCMA并发症发生率、胎儿丢失率分别为:5.41%、5.41%,21.21%、27.27%,80%、20%,具体见表2。
表2 不同绒毛膜性下胎儿并发症、胎儿丢失情况的分析(%)
3.讨论
当前,我国医疗水平、可辅助生育技术持续提高,促排卵药物在临床方面应用广泛,使得双胎妊娠率增加。双胎妊娠对于孕妇来讲无疑是一个惊喜,但是确诊为双胎妊娠会构成孕妇的困扰。主要因为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实际妊娠的过程,在早期就会有明显的妊娠反应。同时,妊娠期胎儿发育对于孕妇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孕妇出现呼吸困难、胃部饱满、水肿,以及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3]。胎儿需补充的营养较多,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妊娠期孕妇、胎儿叶酸吸收能力下降,则会引发并发症情况,如:羊水过多、高血压、胎盘前置等,这对于孕妇、胎儿的生长发育均非常不利。绒毛膜性可将双胎妊娠分成:DCDA、MCDA、MCMA,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双胎胎盘均存在吻合血管,指的是2个胎儿间血液循环为相同状态。其中,DCDA胎盘无吻合血管,所以胎儿间血液循环为不相通的状态。所以,MC单绒毛膜双胎MC胎盘中,存在血管交通,属于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并发症,为发生于MC双胎的病理解剖基础,不会存在于DCDA病理解剖基础中[4]。MCDA、MCMA妊娠潜在风险,和胎盘共享不平衡有关,无法保证胎盘养分分配的均匀性,此时则容易发生1个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体质量较低的情况。超声引导下,可见1分胎儿脐带经胎盘中心位置附着、1个胎儿脐带经边缘附着的状况。超声检查应用于多胎妊娠孕妇诊断、治疗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早孕期接受超声检查,不但能明确胎儿树木,而且能评判双胎妊娠绒毛膜性[5]。早孕期绒毛膜性的判定:孕周早期经妊娠囊技术评判绒毛膜性质;宫颈内可见2个妊娠囊、2个妊娠囊均为单个胚芽,显示为DCDA;宫腔内可见1个妊娠囊、囊内可见2个胚芽,为MC双胎;孕周为12周~14周,经双胎峰征,以此判断绒毛膜性。和DCDA进行比较,MCDA、MCMA的胎儿丢失率、围产期胎儿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和绒毛膜性有关[6]。相关研究人员表示,MCDA、MCMA并发症发生率、胎儿丢失率,显著高于DCDA,所以早孕期对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实行诊断非常必要,以此为妊娠期超声监测、临床治疗奠定基础。MC双胎并发症包括:双胎输血综合症、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1个胎儿死亡/无心畸形/畸形、联体双胎等。要求对MC双胎结构、生长发育指标、羊水量、膀胱上下径,以及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血流参数等进行监测。MC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受限发生于早期,并发症胎儿宫内死亡的几率越高,故此建议早期进行诊断。可通过胎儿镜下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进行治疗,如此一来不会受到胎儿生长因素影响,且能确保胎儿的安全[7]。MC双胎均为单卵双胎,遗传的特性基本相同,可实行绒毛膜穿刺超前诊断;DCDA遗传特性有一定差异,需要分别取样,DCDA减胎可通过浓度为10%的氯化钾心内注射,但不建议在MC双胎胎儿中应用,可采用带双极电凝术/射频消融术治疗MCDA、MCMA。
总之,产前超声监测的应用,有利于双胎妊娠并发症诊断、治疗的选择,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洋洋,那全,刘彩霞等.40周岁及以上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12):1076-1081.
[2]王学举,李璐瑶,魏瑗等.自发性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孕妇的妊娠结局及胎盘形态特点[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3):153-158.
[3]曹佃霞,陈雨龙,刘素丽等.多途径超声监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价值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0):731-734.
[4]于津,郭玉娜,谢咸晶.辅助生育技术及自然受孕双胎妊娠的围产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811例回顾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11):1001-1005.
[5]管一春,范宏芳,肖知英等.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新鲜周期移植双胎妊娠围生期结局的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7):541-544.
[6]杨婧,周玮.双胎妊娠在不同孕周分娩方式选择与结局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3):344-346.
[7]宋宴鹏,于海燕,战冰.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单侧输卵管双胎妊娠1例[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8,15(2):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