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是启蒙,其实更是真正的开始,而内在的发展因素则是需要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铺垫,思维的培养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统筹安排,而二者的有机融合才是实际探究中的重要步骤,也就从正面验证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紧跟时代步伐的实践探究变得越来越有探究意义。
一、关爱每个学生,接纳每一个孩子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和谐、愉快的人际心理氛围,就没有教育的成功。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的学生也由于家族环境、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很大的差异,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需要被尊重、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潜力,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他们发言,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下,多交流、多辅导,彼此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产生创新的灵感。
二、给予激励,营造创新空间
每个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认可。正是由于学生的好强心理,往往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则应善于把这种竞争意识引入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采用激励赞许的语言,采用奖励的手段来激励学生不断奋发向上,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比赛活动或教师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等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因为适宜的创新性迎合了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增强他们独立探索、标新立异、争取胜利的动力,有助于学生互相启发、相互激励,产生“共生效应”。同时,教师的良好品格也是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良好品格一旦被学生接纳,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凝聚在教师的身边。在没有思想负担、充分放松的情况下,学生易于发言,易于产生创新的火花。另外,针对学生提的问题要有耐心,无论提的问题质量高低,有意义无意义,都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如《蝙蝠与雷达》一文,有的学生会说:蝙蝠长眼睛是多余的,因为它辨别方向只靠耳朵和嘴。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表扬他思考问题新颖,同时鼓励他课下查阅资料,看看蝙蝠长眼睛是否多余。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因为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比传统课堂中要高得多。
三、加强课堂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堂训练环节的创新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训练以学生熟读课文,抄写生字等方式为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但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该方法是违背素质教育目标的。为了做好对课堂训练环节的创新,我选择以游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在体验游戏的同时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强化记忆。
例如在完成《汉字真有趣》的学习后,我就在课堂训练阶段为学生设计了“汉字英雄”的游戏,该游戏是模仿中央电视台节目而开展的。在游戏当中,我会展示一个注音,学生需要根据注音写出自己认识的生字,由此来考察他们的词汇量;或者我会将汉字拆分成多个结构,然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其组成一个汉字,由此来考察学生对汉字结构的了解,让他们在游戏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语文知识水平的进步。
四、放飞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就是语言使用的过程,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可促进语言的丰厚。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的。语言表现思维,离开了思维,语言就不存在,同样,思维也离不开语言。斯大林曾指出:“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的词句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由此可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都不能离开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孤立进行。语言表达流畅,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两者都离不开创造性的想象。
五、借用高新科技,增加教学中的创新元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先进教学资源融入了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上搜索到的图片和视频等元素,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进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学生共享学习资源,找到与课堂内容相符的小视频,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讲述的内容,并且帮助他们掌握和理解知识,还可以拓展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中,老师还需要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原先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教学素质,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全新的要求。
六、结论
总之,在整个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能缺乏创新力的培养,而创新模式的教学也成为当今时代下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创新教学,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同时又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此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教师务必要做好教学模式的转变,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学周刊,2019(18):65.
[2]骆成林.浅谈素质教育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9(30):52.
[3]陈玉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