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培养中班幼儿进餐礼仪的研究

李翠翠

横县新福镇中心幼儿园,530322

摘要: 幼儿教育的指导文件明确提出了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的品德教育,教师需要对中班幼儿的良好习惯和礼仪进行培养,注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幼儿产生熏陶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将对中班幼儿的教育渗透到学习的过程当中。科学研究表明,礼仪教育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中班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班幼儿的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对幼儿礼仪教育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 中班幼儿;进餐礼仪;研究
DOI:10.12721/ccn.2021.1570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幼儿的教育需要从小打下基础,对幼儿的礼仪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教育的重点不是理论知识,而应该侧重于良好礼仪的培养。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针对不同中班幼儿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育内容,通过规范化、兴趣化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确保幼儿可以对礼仪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思想指导下,要在给孩子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挖掘进餐环节的教育功能,创新进餐的组织形式,培养中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为中班幼儿创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

中班幼儿每天在幼儿园的时间长达8-9个小时,因此,幼儿园的环境会对中班幼儿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构建一个积极、乐观的校园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精心设计中班幼儿的人文环境,幼儿的围墙需要有效利用,可以在教室的卫生间、厨房等区域粘贴有关礼仪的图画。

做好礼仪教育的宣传工作,让每位家长及幼儿都认识到礼仪修养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教师以身作则,为中班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思想上,要认识到中班幼儿教育工作的地位,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幼儿的道德品质和礼仪都提升到一定层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在中班幼儿阶段,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都是在模仿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成长。在幼儿园,教师是中班幼儿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具体而言,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为中班幼儿树立榜样。

三、通过家园携手的方式提升中班幼儿的礼仪行为

如果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全面落实家园配合,那么就会为家长与中班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利于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果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良好的素材时,那么就要充分的利用,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理解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同时家长也应该进行配合,在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从而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另外教师在对中班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使用鼓励的方法。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中班幼儿的成长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父母的情绪与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较小,所以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模仿能力与辨别能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得到错误的信息,那么就会对中班幼儿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让中班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从而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共同进步。

四、餐前卫生习惯的养成

餐前卫生主要是消毒工作,包括阿姨对餐桌的消毒与幼儿的洗手。如何仔细的将小手清洗干净,从刚入园时的洗手儿歌到后来的七步洗手法。幼儿虽然还不能够完全做出七步洗手法,但通过学习他们会有意识的将手冲洗后涂上肥皂仔细搓一搓指间指缝。洗干净的小手抱起来,不再乱摸。

五、中班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

进餐习惯的礼仪的培养需要保教人员耐心的引导,鼓励中班幼儿逐渐学着自己进餐。从刚入园时的新生调查进餐情况来看个别孩子的进餐需要老师帮助,存在挑食现象。经过观察发现幼儿都有自己吃的愿望,于是制定了幼儿午餐进餐情况评价表。教师每天对幼儿的吃饭情况用五角星评价,饭、菜、汤都吃光的孩子给三颗星,有剩饭或剩菜的得两颗星。大部分幼儿为了得到三颗星,吃饭时自己一勺一勺舀着自己喂,慢慢养成自己进餐的习惯。

六、中班幼儿餐后的卫生教育

餐后整理也是中班幼儿用餐习惯的体现。在刚开学时就一次次的耐心指导幼儿如何收放自己小碗、勺子、如何擦嘴漱口。让中班幼儿养成每当吃完之后自己将碗放在指定的地方,碗与勺子分开放好,如有剩下的饭菜用小勺子轻轻刮进桶里。用小毛巾擦干净嘴巴,拿杯子倒水漱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培养中班幼儿进餐卫生习惯

若想更好地培养中班幼儿的进餐习惯,则应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养成进餐的卫生习惯,这也为培养幼儿进餐习惯的一项重要途径。对此,一方面在幼儿进餐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掘进餐表现最好的幼儿,如在进餐阶段教师需认真观察每名幼儿的实际进餐情况,针对可自觉运用餐具,安静进餐的幼儿,教师则应将其树立为其他幼儿进餐的榜样,让其他幼儿都向这名幼儿学习,这样则能够增强全体幼儿进餐的自觉性,让幼儿能够更为主动地通过食物来摄取营养。再者,教师还应录制幼儿进餐阶段的卫生习惯表现,主要录制幼儿在进餐前是否洗了手,在进餐之后是否按时漱口,以及擦嘴等,在录制好视频之后也应将此视频放映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到自身的卫生情况,进而更好地约束幼儿的行为,让幼儿能够自觉地进行洗漱等,从而实现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进行礼仪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幼儿进餐问题不容忽视,幼儿园要把礼仪意识融入到中班幼儿进餐管理当中,从上到下都要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让孩子在一个科学和谐的环境中进餐,促进中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提高,对祖国的花朵培养时也能更加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人文性,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中,中班幼儿的身心也能健康成长,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身为一名中班幼儿教师,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幼儿为主的理念展开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际教学,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探究合理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教师通过对中班幼儿进行实际的示范和指导,让幼儿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耐心地对幼儿进行详细指点,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乐趣,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礼仪行为,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何媛媛. 乡镇中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2] 葛坤银.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 刘晶. 怎样让幼儿健康膳食[A]. 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10:2.

[4] 张庆敏. 浅议小班幼儿进餐礼仪活动的内容和发展[A]. 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