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中去,但在其发展中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阻碍,比如设备威胁、人为入侵等,这对于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带来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如何使用数据加密技术来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现已成为相关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
1数据加密技术
当前,我国所采用的加密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公钥加密、私钥加密以及二者融合的加密方式。其中,公钥加密是应用最为广泛且较为有效的一种加密方式,其优点在于安全性较高,但缺点是效率不高。
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结构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必须对原有的加密系统进行多层加密,以充分发挥加密技术的重要作用,而将公钥加密与私钥加密相结合使用,恰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为了确保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使用公钥机密对相关数据文件进行加密,随着加密的出现和使用,明文也会逐渐转变为密文。一旦密文传输到指定计算机,就需要利用私钥对该密文进行解密处理,以充分保障信息获取的安全性。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效果分析
2.1节点加密
节点加密技术主要应用在计算机网络的各个节点中,由于大量数据信息都会在计算机网络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传输,因此由此形成的链路必须通过数据加密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对于计算机网络节点加密来说,通常会采用的方式为对相应节点机设备增设密码装置,并在该装置中完成对所传输数据信息的处理,包括加密与解密等[1]。
要想使数据加密技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节点中得到有效应用,技术人员在连接密码装置时必须要遵循网络节点中原有安全模块的运行原则,并在此过程中对目标节点所接收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深度解密。这样一来,节点加密不仅能够将数据信息在计算机网络节点上的解密与链路运输操作中的方式统一起来,还能在此基础上对被解密数据信息进行二次加密。需要注意的是,节点加密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原有数据信息应以密文的形式存在于计算机网络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另外二次加密过程中所使用的密钥应与第一次加密有所区别。
另外,计算机网络内部的中间节点也是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关键。简单来说,由于中间节点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起到了信息处理的作用,因此这些成了以明文加密形式为主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关注重点,导致其通信业务分析能力下降。要想在中间节点加密中平衡信息处理和通信业务分析能力,就要对节点两端进行同等级的数据加密,并形成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加密结构,确保计算机网络节点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2.2网络数据库加密与防火墙
由于网络数据库与计算机用户信息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联系,因此对于网络数据库的加密也应该通过数据加密技术来进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护等级较低且防护范围较小,用户在登录和使用网络数据库时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因此很容易出现基础信息泄露等问题,这既会给网络数据库的结构带来破坏,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实际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对网络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2]。
简单来说,由于数据加密技术的限制,用户在登录并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先是要进行身份验证,然后才能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选择,最后再根据其所选择数据信息的实际加密方式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解密方式,尽可能防止数据信息的盗用和泄漏。
由于不法分子和黑客可能会根据网络数据库的现有漏洞进行强力攻击,仅凭数据加密技术可能无法完全对这种网络入侵行为进行100%的阻挡,因此还可以使用数据加密技术与防火墙相结合的方式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开展安全防护。
防火墙作为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保护网络免受病毒和黑客的侵害。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多方面发展,防火墙已成为保障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其高度复杂的结构,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内网和外网之间建立防火墙,以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网络安全防御措施,防火墙通过安装于计算机内部的各种设备以及软件来保护网络中所有信息资源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与破坏,以保证网络环境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状态。防火墙的存在可以极大地提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当有不法分子对该网络进行攻击或入侵时,防火墙能够利用其独特的特性,快速响应并及时提醒用户,同时有效地阻止该危险行为,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避免用户数据泄露,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3软件加密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中都会自带具有垃圾清理、病毒查杀等功能的杀毒软件,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应用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自检。但若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就存在并未检测出的木马病毒,则在进行数据加密的过程中会使得杀毒应用软件遭到入侵,导致其作用失效。为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加密处理时,需要先对加密目标进行安全检测和身份认定,必须在确保受保护目标自身不存在风险和隐患的情况下再进行加密处理。
2.4数字签名认证
数字签名认证是数据加密技术在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物,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可以通过对某一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在此过程中明确访问者和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将该信息与数据库内的原有身份进行对比认证,只有经过身份验证和通过权限的用户才能进入该计算机网络中[3]。目前数字签名认证技术已经被运用到我国政府重要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并且已经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具体体现在网络环境的优化与数据信息的完整这两方面中。
2.5端口加密技术
为了进一步确保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我们可以对相关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访问权限的设定,并对其进行加密处理,以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应用到一些先进的加密技术。为了保护用户数据信息的传输和使用,加密技术采用对网络线路和端口进行加密的方式。具体而言,加密技术分为端点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三种类型。
为了确保文件传输的安全性,端口对端口采用了一种高效的端对端加密技术,该技术利用先进的加密软件对文件进行加密,将明文转化为秘密文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各类网络风险所带来的文件传输失误。在接收文件时,接收方需要输入特定的密码或使用密钥对该文件进行破译,以便将秘密文件再次转换为明文,从而为用户的正常使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从极大程度上抵御木马病毒、黑客入侵等问题,为用户正常登录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为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找到了新的发展创新点。
参考文献:
[1]刘飞龙.借助数据加密技术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3(06):29-30.
[2]宋凯,汪庆伟,张媛媛,刘永涛,宋东磊.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3(07):35-36.
[3]陈其宇,许海兰.基于对抗加密算法的改进神经网络数据加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3(08):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