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张巧梅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二小学,陕西榆林,718600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提升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效愈发显得重要。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中,正确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够使其建立起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期望能够切实提升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渗透中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具体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6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开展现状

德育教育作为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人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要从小培养。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极为重要。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首先是一些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整个德育教育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有直接的教育职责,对小学生在道德思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班主任首先要能够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班主任的教学思想受到严重影响,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重视更多,导致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关注较少,使得整个德育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在德育工作缺失的基础上,小学生没有较好的榜样,使德育工作的开展陷入困境,导致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另外,部分班主任虽然对德育工作有一定的重视,却因为其引导方式不当,以及其创新性不够,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如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而教师由于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习上,不能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很多家长对德育的关注同样缺乏,家长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提高学习成绩不相干的竟有严重的排斥。而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具体策略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教师需要针对自身做出要求,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严以用权,班主任不能以对学生好为理由,滥用班主任权力,让学生帮自己做事。例如,让学生打扫办公室、让学生跑腿买东西等。不能以此谋私,要让权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服务。如利用班主任的权力,规定班级秩序,制定奖罚机制等。合理地利用班主任权力,更好地维护班级秩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身作则,才能更准确地引导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二)制订严格班规,营造德育教育环境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班主任制订严格班规,营造德育教育环境。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都盛行“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所以班规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束缚,也是给予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一种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每个班的班规都不一样,但都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当从为了更好地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着想,制订能够促使学生多方面进步与发展的班规,教育学生严格执行班规,从而构建德育教育管理的良好环境,完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德育教育管理效率的任务。例如,在制订班规的活动上,首先,向学生解释班规的意义,以及遵守班规的必要性,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希望与学生共同制订合理的班规。其次,根据相关守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对合理的班规,询问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对班规内容做系统地修改。最后,进行简单的活动小结。这样,通过教育学生严格执行班规,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学生愿意融入到班集体中,健康成长。(三)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班主任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为了强化学生对道德品质内涵的理解,真正地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质,班主任应当打破传统施教的方式,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理解,逐步促进自身高尚情操的塑造。首先,班主任要能够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能在与学生具体的日常交往中保持平等沟通,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其的引导。因此,班主任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摒弃,并能够发展新的德育教育方法,从而对学生展开具体的德育教育。在具体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对学生的交心,能积极主动与其展开平等沟通,能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另外,班主任有义务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认真研究,以便于对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展开德育教育。班主任教师还要学会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其能够将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学习,自觉了解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并且能以其为榜样,对其进行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四)开展相关班会,探讨德育教育意义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班主任组织开展相关班会,探讨德育教育意义。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了班会是以一个或几个主题展开教育的实践活动。基于德育教育的开展,重视班会的开展,在班会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的意义,得出德育管理的有效方法,在和谐的班会氛围当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管理、指导和教育,以求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实现提升德育教育管理效率的目标。例如,在班级会议当中,首先,对学生强调“德育教育”的主题,将学生划分成交流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相互交流德育教育的意义,从而在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营造出和谐、轻松愉悦的班会氛围。其次,指派小组代表表述自己所在小组的交流小组,对学生所说进行简单地归纳整理,向学生系统地解释为什么德育教育会成为五育并举策略的首要内容,使学生初步明白自身接受德育教育的意义。最后,总结班会内容,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班会中的收获。这样,通过重视开展班会,师生共同探讨德育,在良好的环境中与学生在情感上拉近距离,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以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班主任继续探索多样化的德育指导措施,以便在形成完善的德育指导体系中,真正地促进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珍.浅谈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07):13.

[2]楼春燕.德育进课堂  润物细无声——小学班主任德育之我见[J].新课程,2020(26):231.

[3]汤苏南.试论家校联动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试题与研究,2020(18):125-126.

[4]邹志光. 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5]马海燕.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探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