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城乡结合部小学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研究

李晓芳

大渠办事处河东中学,044000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阶段,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这对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养成最好的习惯,教师必须能够不断地贯彻数学教学的先进经验和习惯,并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小学数学;预习习惯;学习质量
DOI:10.12721/ccn.2022.15757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养成最佳的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教师必须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受到兴趣的驱动,提高学习动机,培养自己的数学习惯;

2、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确定自己的角色,确定预习的方向,使学生能够有序地准备,通过长期的锻炼形成自己的特点;

3、教师应注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便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结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观察,有针对性的让城乡学生将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提升起来,

1.数学习的教学研究

1.1预洗的重要性

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课堂,还要关注学前知识,由于预习知识需要了解新的环节,在预习教学的基础上,它可以简化课堂教学中学生有预习记忆时的困难,进而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工作效率高,愿意学习。

1.2城乡接合部学生学习资源差异化因素

在学生方面,城市学生拥有不同的教学资源。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对落后,教师力量薄弱,教学思想有限,教学水平有限,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在城市,学生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家长对他们的学习给予了更大的支持,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教材,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2.小学数学预习教学有效性策略

2.1从教师的角度讲,更科学地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

2.1.1以兴趣为问题设置的基础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的难度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引入趣味性教学。在课前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预习教学对整体教学的重要性,以便做出有趣的改变,联系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特点,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在农村地区,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教他们在教科书中思考,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然后学习要通过的科目。小学数学课开始前,教师必须开展预习课程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和适当的课堂准备。在四边形教学中,可以设计教师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可以同时使用,为了更频繁地接触移动工具,跳绳使其成为四边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通过测量线路长度,然后根据边界长度计算长度和面积,有利于教学,结合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学生根据预先设计通过预训练,掌握四边面积计算和公式周长的计算,并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目的,帮助学生实现数学预效率,从而获得良好的预习成果。

2.1.2重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城乡结合部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家长的监督,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懒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找到有吸引力的数学科目。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每个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不断的训练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准备,提高准备过程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例如,在我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通常将故事与教材相结合。在我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通常将故事与教材相结合。
2.1.3提高预习的自主性

教师应充分提高学生在预习教学中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独立参与预习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自主性的培养,通过灌输习惯,使学生有必要养成习惯,使学生感到学习变得简单,或者在一段时间的预习之后,学习成绩确实有所提高。这种学习要求也可以通过引入新方法来满足。小学数学课程应明确教学目标,最终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2.1.4教导学生数学预习方法

在数学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了解自己预习的目的,而只是阅读数学材料的内容,缺乏针对性的数学知识分析,降低了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素质。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数学预习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选择和总结数学知识,逐步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预设能力和素质。

2.1.5重视学生预习工作的指引

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由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缺乏家长监督,有很多事情是随着学生“想当然”的想法,如果教师只给学生发布任务,不提供方法,学生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准备,,所以很多都没有明显的效果。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列出具体问题的阶段或解决方案,然后逐步向学生灌输先发制人的技能,只有当学生学会正确的准备步骤时,他们的准备工作才能有效。

2.1.6重视学生预习效果的评价工作

学习只有在有反馈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就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一样。在城乡结合部队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但是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如果他们在备课后能给学生真诚的反馈,他们就会关注老师布置的任务,并积极配合他们完成相关任务,以促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养成习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运用鼓励和激励词汇的使用,避免贬损挖苦的言辞,对学生的行为提出真诚的建议,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从学生的角度讲,更注重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

2.2.1养成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

为了让老师更好地准备学习,学生必须一步一步地做。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训练方法。教师可以组织集体合作,让每个学生参与准备过程,并由合作伙伴陪同,以实现优势互补。在每个小组中,具有较高训练背景的学生可以激励其他学生达到整体水平。一旦学生养成习惯,他们就能从生活中受益。

2.2.2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数学学习必然要解决实际问题。把预习任务作为第一步也是一种先发制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任务的节奏中,比如在作业前一分钟认真阅读预习。我们需要仔细思考,因为预习不是重复的。我们应该了解其中提到的几个知识点,但要全面分析知识、重点和难点,甚至自己尝试套用公式解题等等。反思不能成为先发制人的劣势,而是发展必要路径的学习技能。老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深入思考。最后,要注意学习,做好笔记,对后续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可以记录一些他们当时的预测,标记困难和优先事项,让他们更具体地倾听。这是对低年级学生的更高要求。在教学之初,教师必须从要求出发,让他们写出自己的学习问题。

结语

总之,培养和形成数学习惯不是一回事。教师需要长期的监督。要鼓励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预习过程,促进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应完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了数学的作用,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步骤,学生养成了先进的数学习惯。

参考文献:

[1] 叶丽. 城乡结合部小学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7(9):13.

[2] 顾冬兰. 城乡结合部小学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4):19.

[3] 张玉杰.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的实践研究[D].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