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特点
1.1.提高智能网络的整体质量
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智能电网的构建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构建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对电力工程技术的推广,以保证电网建设的整体水平与质量的整体提升。当前,电力工程技术更是一种有着重要应用效果的自动化技术。在目前智能电网建设中,利用电力工程的方法,既可以实现对被测对象的自动采集,又可以对被测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将智能信息技术引入到现有的智能网络中,能够对电能数据与被测对象进行合理、恰当的科学处理,相关的反馈控制信息能够迅速高效的获取,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利用电力工程技术来规避各种人为消极因素的影响,并有效保障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与建设水平,相比于传统的技术,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1.2.提高数据收集能力和水平
一般而言,相关数据应在传统物理网络中收集,但传统物理网络中的数据收集受到无法对数据进行分组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物理网络中使用的技术不仅自动化程度低,而且技术上也很少。但是,电力工程技术不同,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整个智能网络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水平。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能够依据不同的设备种类、功能,将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地归类,使得采集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同时也能够对运行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对于智能电网的深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
扩大电网覆盖面、充分整合电力系统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对于实现智能发电,同时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积极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现代电力技术的进步和迅速发展,各种新能源技术在电力系统情报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智能电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电网运行规模的扩大。鉴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依赖电力和需求量大,特别是在西北地区,有必要考虑建立一个连接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与部分智能电网技术相结合,可以为中国西北部电网建设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智能电网的特征。电网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一般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对电网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风暴和大雨等恶劣的环境条件可能会使电网瘫痪并导致停电智能网络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保持供电能力。智能电网中也有安全系统,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分子利用互联网干扰电网运行,从而大大提高电力信息的安全性。同时,智能网络还具有自动查找、拦截网络攻击的能力。智能电网以其良好的抗干扰性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
3.1.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结合国内电力产业现状,建设智能电网必须立足于传统电力理论。还需要依靠现代电力工程技术,利用新的电力工程技术,不仅提高电网的配电能力,而且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损失。由于家庭网络架构薄弱,网络建设逐渐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智能电网逐渐成为电力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
3.2.满足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需要
在现阶段,全球能源和可持续经济发展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智能电网建设也应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相关建设。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例低。由于能源消耗高,有必要在能源使用期间合理利用非再生资源,更新现有的电力生产程序,利用新的电力工程技术,深入挖掘资源潜力,简化工程技术的应用。
3.3.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工业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在构建智能电网的进程中,如何利用电力工程技术改善电能质量,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电力工程技术运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电能的利用,而且能够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调控,从而改善电网的配置效率,增强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电网能够更好地供应高质量的电能。
4.智能电网中的工程技术运用
4.1.能源转换中的技术应用
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部分,有必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电力转换更加科学和合理,实现能源消耗的减少,促进智能电网的低能耗和低污染,促进一些国家广泛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的能源,这就要求电力部门的有关人员增加对联网技术的投资,加强研究,并更多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目前,我国在能源转换方面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成熟程度,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改进以及技术革新。
4.2.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
为确保智能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稳定,需要优化电力工程技术质量,建立实用科学的电能质量评价体系。一般来说,电力可分为若干等级,这就需要在建设智能电网时采用各种确定和评估方法,从而确保智能电网系统的完整性和改进。建设智能电网时,有关电力技术人员应选择确定电源接口方法的最佳方法,完善电能质量评价体系和客户评价体系。
4.3.智能配电报警系统的应用
配电报警系统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较大。如果电力分配警报系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电力系统的问题很难及时解决,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电力运输的正常运作,对我国人民的日常电力使用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在电力方面,必须努力改进配电警报系统,使其能够满足维修和管理电网的需要。对电网运行信息、运行线路及电网整体信息的采集与整理,是电网运行管理与维修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对配电报警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之后,必须将微机备份系统所获得的资料资料,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通过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使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故障。
4.4.分布式发电和储能
在实际生产能源的过程中,发电是总体节能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实现发电中的节能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电力公司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使电力公司能够转向绿色环保发展,更好地利用资源。分布式发电的储能技术是一种新的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各种自然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不可再生和无害环境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电力工程技术引入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其优点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构建和发展智能电网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新能源及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实现对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对电力进行生产、输送和分配,避免电力浪费。这对于提高电网效益,保证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毅.电力工程中的智能电网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4):16+18.
[2]张春宝.电力工程中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79-180.
[3]安朝,董思遥,李玲.试论电力工程中智能电网技术的运用[J].决策探索(中),2019,(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