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施工装备采用自动控制实现智能管理,取代手工管理,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力,又可以防止发生事故。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又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我国施工机械的自动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很难达到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发展要求,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建筑机械节能特点
1.1学科和专业比较广泛
对于施工装备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来说,其主要的设计依据和关键在于计算机,同时在其操作时,也要将电力、机器自动等方面的应用加以应用。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电力自动化系统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技术含量也非常高。另外,目前,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进入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这就导致了电力自动化领域的扩大,对更高的规范、更专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自动化管理工作
在施工装备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工作中,大部分的电力装置一般都处于额定功率以下,而不是一直处于高功率工作,但电力消费却没有得到有效降低。在这种条件下,将造成巨大的电力损耗。在这种情况下,对电力设施进行高效的管理,实现自动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设施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对用电装置进行无功补偿,合理调整用电装置的工作状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1.3环保性特点
在设计施工装备的电子自动化系统时,要更好地运用节能装置和节能环保技术,把有关的技术或装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要加以重视,从而尽量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省能量。通过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防护,尽量减少设备操作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还要将经济性、合理性等因素都考虑进去,特别是对电力自动和节能设计的经济性进行重视,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结果,使其达到节能、保护、低碳排放的目的。
2、建筑机械节能现状及原因
2.1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但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装备研发工作才刚刚开始,加之近些年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忽略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在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同时,施工企业忽略了“环境费用”这一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施工企业也逐渐意识到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建设项目具有很高的连续性,一些工程机械出现超载现象,加之一些企业忽略了对其进行维修;这就为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
2.2建筑机械设备陈旧
施工机械的使用效果直接关系到施工项目的整体进程,并对施工单位的能耗和排放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建筑业,工程机械装备落后、技术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国内工程机械的研究开发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施工企业为了获取高水平的工程装备,往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只能转而选用国内的工程装备。另外一个原因是施工企业对设备的改造不重视,陈旧的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偏高。由于施工机械的老化,导致了能源消耗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安全系数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2.3建筑机械使用率较高
通过对国内建设工程的分析,可以看到工程机械利用率很高,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能耗。在工地上,往往会有多个设备协作进行作业,这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建设进度,但也导致了机器的利用率下降,不适合进行节能工作。
3、提高建筑机械设备节能技术措施
3.1建立完善和科学的建筑机械管理制度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指出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建筑业是国家一个大行业,为了促进环保,需要制订相应的节能减排政策,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构建健全、科学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首先,当地政府要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整治,对能耗高、效率低的建设项目进行处罚。其次,要对施工单位进行节能减排的教育,提高施工单位的环保观念,为建设单位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第四,施工企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老化的设备的清理工作,同时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维修;确保施工机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
3.2科学合理的选择变压器
在选用相应的变压器时,要注意如下问题:首先,要对变压器的系统材料进行持续的升级与完善,将节能环境的根本原理贯彻到底,并将硅钢片、铜片、绝缘材料进行有效利用,在保证变压器的综合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节能的设计思想。第二,选用高品质的材质时,选用青铜材质可以表现出很好的性能。电线和电柜中的硅质尽量用铜材代替,从而使变压器工作时的能量损耗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第三,要更好地运用节能性变压器,全面实施电力自动控制,保证其配线方法满足相应的规范与设计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变压器的功能。另外,在利用变压器时,要尽量降低过负荷运行,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3切实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采用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方法,以明显改善制度要素。比如,在保证相应的制造技术条件下,尽量选用较小的电机,以大幅度提高其负载率;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装置的工作效能,真正达到了节能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实现电机的频率调节,保证电机在负荷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而相应的对策,则是在不增加补偿的情况下,大幅度地降低用电装置的无功,从而进一步提升电网的总体电力因素。采用此工艺,既不会造成产品的附加费用,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可以采用手动的办法,即采用人为的办法来提高电力因数。应指出,若增加天然电力因子,常常无法完全适应工业生产所需电力;因此,有必要增加一些附加的补偿设备,目前较为常见的有集中和个别现场补偿两种。为了使电网无功损失降到最低,必须在实际运行中贯彻分层补偿、就地均衡的原理。
3.4水源热泵相关节能系统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表表层的地下水资源,使地表的气温比地表以下的建筑更低,而在冬天则比地上的建筑更高。根据传热的相关理论,可以持续稳定地维持建筑的温度,并可以对室内的温度进行定向调整。水源热泵处于终端,它不仅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热量,还可以根据充足的电力,对能量进行定向抽取;有效地解决客户的能量需求。当为使用者提供制冷时,根据阀门设定来达到目的。土壤源热泵是一种新型的热泵。水其实是带着冷量的,它会在管道里面不断的循环,使得热量能够更好的传输和交流,在水位的升降的时候,建筑就可以起到冷热的作用。该技术具有诸多优势,既可实现高效节能,又可一机多用,且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结束语
目前,国内建筑业仍普遍采用能耗高效率低的传统工程机械。为了真正地改善这种状况,并积极地回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建设行业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机械装备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研究,从而使国内的机械装备的节能程度得到提高。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旭峰.提高建筑机械节能技术的措施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6):53-54+62.
[2]华金火.建筑机械节能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18):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