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刍议“机器人新闻写作”时代下传媒发展的新局势

韩思雨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 科技进步推动了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创新。美国作为先行者,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新闻行业,尤其是在财经、体育报道及地震预警等方面。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信息科学的进步,也对新闻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旨在分析机器人新闻写作及其对新闻行业的革命性变革,并探讨在机器人新闻写作时代下新闻行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机器人新闻写作;媒体发展;新趋势;深度分析
DOI:10.12721/ccn.2024.1573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随着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兴起,特别是在美国,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并促使各国,包括中国,纷纷探索此技术。虽然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已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中取得显著进展。机器人新闻写作通过自动化分析、处理、加工输入数据,快速生成新闻报道,大幅缩短了数据读取和稿件编写的时间。目前,此技术主要应用于经济、体育、灾难等领域。机器人新闻写作标志着新闻生产从人工向机器转变,改变了传统新闻业的生产方式。

一、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特征

(一)新闻稿件生成的全自动化

 新闻稿件全自动化是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核心特征,标志着新闻生产从人工向机器化的转变。这一过程涵盖了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并利用计算机程序从海量数据中提炼新闻点。随后,根据新闻类型选择合适的文章模板,生成完整新闻稿件。尽管最终稿件可能需要人工审查和微调,但核心生产过程已高度自动化。当前技术发展使得算法能够捕捉及时数据,模仿写作风格,甚至定制特定文风。机器人根据提供的数据和新闻点,有效组合句子,创作具有叙事性的文章。这种方式在体育、金融等行业的报道中尤为显著,例如科学公司的垒球报道就采用了特定的文风,展现了机器人新闻写作在风格模仿方面的进步。

(二)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形式

机器人新闻写作是基于日渐壮大的数据库而逐渐产生的,是对数据新闻的应用和延伸,其中包含信息的推送、传感新闻以及数据信息的搜索频度等进行统计和分析。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据库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为数据新闻的撰写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特定的算法和计算机编程软件为机器人新闻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4]。在确定计算机编程之后,将传统形式的新闻生产中的信息采集、撰写、编辑、评论等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单化处理,逐渐构建数据信息的抓取直接到新闻稿件生成的新闻生产体系,精简了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极大的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三)新闻生产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点,速度是新闻采写的关键因素。机器人新闻写作可以全天24小时随时待命,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就可以第一时间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通过特定的计算机编程迅速的生成新闻稿件,并作出及时有效的分析和判断,最后将重要的新闻信息发布给广大用户。

二、机器人新闻写作给传媒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机器人新闻写作给传媒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机器人新闻写作具有较强的数据信息统计、存储、采集、分析等功能,可以快速、便捷、准确的获取数据信息,这对传统的新闻报道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机器人通过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的新闻写作,使得传媒行业对记者和编辑人才的需求会逐渐减少,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会逐渐的被淡化,甚至是被淘汰[6]。所以,在这种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时代背景下,记者和编辑从业者必须转化自身的思维观念,对新闻工作进行深化。记者和编辑在进行新闻稿件的采编过程中,不能只是进行新闻通稿的简单编写,而是要更多的掌握和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实现新闻产业的优化发展,只有这样记者和编辑才能在这个高科技时代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此外,那些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跟上当今时代发展的传媒企业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改革的步伐,也会被逐渐的边缘化,有时甚至是被淘汰。

(二)机器人新闻写作给传媒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广泛应用在传媒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既优化了传统媒体产业结构,也促进了行业创新。传媒教育领域作为媒体人才的培养基地,面临着不断改革和优化的任务,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升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对于记者和编辑从业者来说,机器人新闻写作既是挑战也是自我提升的机会。它们在分担工作、快速采集和处理数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记者和编辑的助手,提高了新闻工作效率。通过人机结合的新闻报道形式,记者和编辑可以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提高新闻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这种方式使他们有机会创作出更有价值、更有创意、更深入的新闻稿件,从而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和职业水平。

三、机器人新闻写作时代下新闻行业的发展途径

(一)正确认识人和机器人之间存在的主体和客体关系

人一直是新闻生产的核心要素,机器人新闻写作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是人类进行创造的产物,人和机器人之间实属一种附属关系,机器人可以对人们的工作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绝不会取代人的位置。所以,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分析,不论是用户产生的新闻信息还是机器人新闻写作,它们都是业余的,可以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性新闻工作形成良好的互补。同时,正是因为这些业余内容的不断发展,使得新闻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二)认清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地位

机器人新闻写作和自媒体、博客主等业余记者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新闻从业者不能只是单纯的将机器人看作是威胁者和助手,它与新闻从业者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相对于记者来说,他们要将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出现看作是对自己的支持和鞭策,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8]。例如,美国最早将机器人新闻写作应能用到金融、体育、灾难等新闻报道中去,但是到至今为止还未发现一家传媒机构因为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加入,而发生裁员的现象。

(三)实现人机有机结合的新闻报道

从长远发展方面分析,传媒机构应该提高数据技术水平,发挥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特征和功能,将人机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新闻产品的创新和深入发展,提升新闻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利用机器人新闻写作对金融、体育、灾难等数据量大、变化大、分析难度大、实时性强的新闻,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报道,减少人工处理的时间,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让新闻报道内容变得更加公正、客观、透明。此外,记者和编辑要在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基础上,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润色加工和审查,提升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郝雨,文希.AI嵌入新闻生产的强势与限度——人机关系视域下ChatGPT与记者的新闻职业主场争夺[J].编辑之友,2023,(11): 52-58.

[2]袁媛,刘明.机器人新闻写作中的用户隐私保护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3, (09):60-62.

作者简介:姓名,韩思雨,出生年月:1988 04 0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昌乐县),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