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关于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5月颁布的。云南省经信委率先对《意见》作了详尽的解释,并就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加速实施“领跑者”项目。通过学习实践和经验总结,云南省在发展太阳能光电产业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环保,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资源禀赋,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根据云南省工业发展的现状及产业结构特点,对云南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策略和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一、发展现状及目标任务
2020年底,云南省装机规模达到700万千瓦,占全国比例为20.3%,是全国光伏装机规模最大的省份,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光伏发电省份。2020年,云南省发电量306.46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7.5%,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位;累计发电504.06亿千瓦时,累计发电量740.99亿千瓦时,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发电量分别占发电量的35.6%、34.5%。2019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发电量达到7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云南光伏行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光伏产业龙头。据云南省工信厅实现利润总额为252.74亿元,同比增长3.9%。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累计建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3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104.52亿千瓦时,占全省用电量比重达8.2%。按照《意见》,云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要围绕产业发展,突出绿色低碳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加快形成与云南实际相适应的光伏发电系统规划布局、规模建设、技术进步、管理服务完善体系。具体为:1.总体目标:力争到2022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超过500万千瓦,其中地面电站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500万千瓦;建成一批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成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示范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2.发展策略: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示范为支撑,以能源互联网为引领,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多项工作。制定了相应考核标准及目标要求。2.重点任务:主要任务包括:建设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智能调度辅助系统、电价优惠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具体任务如下:(1)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在云南州组织开展技术审查和并网运行试验活动至2022年底。(2)电网接入系统技术要求:采用“双侧并网、两线并网”模式运行,电网电压等级达到10 kV+220千伏以上电网电压等级,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容量达到100 MW。3.运行策略:“一年内逐步实现光伏发电规模全部并网,项目并网后逐步实现并网运行”。
二、存在问题
2020年,云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为337.2万千瓦,占全省光伏发电装机比重为7.1%,占全国7.1%。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为338.8万千瓦,其中地面电站69.5万千瓦、屋顶电站78.8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规模居全国前列;2020年云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项目建设规模为163.3万千瓦,其中地面电站68.8万千瓦、屋顶电站67.8万千瓦,与2018年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增规模分别增长29%和120%。由于云南电力市场体系不完善、政策环境不成熟、地方政府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加之政策执行不到位、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云南省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缺乏国家政策引导;相关政策出台过晚,存在滞后于光伏发电发展的情况;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或财政资金缺乏补助,存在“只发不补”现象;光伏产业在全国领先地位未形成;部分地区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未纳入可再生能源补贴范围等。在调研中发现,在国内外的光伏产业政策中,云南省主要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根据产业政策分析,云南光伏产业目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政策制定存在滞后现象。部分能源政策出台较晚、执行不到位、甚至被取消,这严重影响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如: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云南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2000万千瓦。但是从目前云南省光伏产业项目发展来看,与《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光伏装机规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云南省与西部地区相比,在电价补贴、电力消纳和融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产业政策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存在,致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不稳定、不均衡,产业政策也缺乏前瞻性。云南省自2012年开始就在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做研究,但在产业政策研究方面与全国各省差距较大而不突出,对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需要在政策研究方面加强工作,提升产业政策研究力度。在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策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我省光伏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当前,云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云南省虽然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关键核心技术依赖严重,新产品研发成本高而且没有核心技术;三是缺乏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领跑者”相关企业;四是产业园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相应措施
云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度光伏发电行业支持政策兑现落实的通知》(云经信能源〔2017〕32号)。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左右,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到2025年规划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争取达到1200万千瓦,努力实现能源结构更加优化、绿色低碳转型。”此外,《意见》还提出“积极支持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政策措施。从政策层面体现出云南省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相关配套政策相继出台。2017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能源〔2020〕2620号),要求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确保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到2020年底,云南省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600万千瓦左右。同时为支持云南省重点产业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云南省经信委、省财政厅、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云财规〔2020〕6号),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对首次安装组件达到一定功率(如600瓦)并达到补贴标准的新能源项目,给予一次性补助3万元/台。并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投资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运营。此外,云南省还将利用工业厂房发展储能和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补充电源予以支持。相关政策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云南省共有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4811个,装机容量1809.7万千瓦,(含光伏项目建设),同比增长73.6%。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省一大特色产业基地。到2020年底预计可实现年发电量约210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约3400。
四、对策建议
“十三五”是全省由资源匮乏到能源富集,由贫困地区到贫困县,由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由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化,由单纯追求规模增长到质量效益转变。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发展太阳能产业,既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发展质量、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云南省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具体而言,要以云南的资源禀赋和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建设世界绿色能源高地为目标,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云南的资源禀赋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优化光伏产业发展环境,健全光伏产业体系,打造清洁低碳示范项目。要充分利用云南独特的太阳能资源优势,发展太阳能光电,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结合云南的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光伏发电为核心,结合行业调研,对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云南省光伏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决策参考。1.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贸易体制.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电价政策,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竞争。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要,确定了电力市场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并探讨了如何构建多种形式的分布式太阳能并网业务。在确保电力价格政策得到落实的情况下,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达到“平价上网”的目的。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并网的分布式发电规模;积极探索建立电力替代市场和销售侧的配套服务;积极探索新的能源储存技术,如能量存储、设备制造等。2.推动实现“平价上网”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深化电力系统的改革、健全电力交易机制、加强现货、竞价交易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探索市场化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化的交易机制。云南省的光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是全国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平价上网”试点工程,在全省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下一步,要继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坚持“适度超前、分阶段推进”的方针,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步降低风电、光伏发电比例,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开展有序光伏开发利用。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中来。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构建“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的电价形成机制,以及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工业创新体制与体制。加强对我国光伏发电的基础设施和资金的投资,以支持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政策、法规的研究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政策支持,保证相关产业的平稳发展;完善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外资的支持。加强工程的前期工作。
五、结论
云南省光伏发电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显著等特点,是推动云南省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云南光伏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以"两个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供给格局,提高产业集聚度和技术水平,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对云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基地和重要应用示范城市,到203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30年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9000万千瓦;在新能源方面占云南省电网供应总量25%以上;太阳能应用实现全覆盖;实现与清洁能源发电并网运行;全面实现清洁能源消费。目前,太阳能是重要可再生能源,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资源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多的今天,光伏发电系统的出现,它不但降低了能耗与资源,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正在走进千家万户,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改善社会的能源结构。
结束语
云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其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为云南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重要路径支撑。未来可期,应将进一步深化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目标与策略研究,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步伐;通过落实相关任务和要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配套、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推动产业加快发展。未来可持续发展以及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将会成为云南省发展光伏产业链中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范月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要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495-496.
[2]杜志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设计及应用[J].低碳世界,2016,(09):53-54.
[3]罗金玲.太阳能光伏发电自动跟踪控制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5,5(12):70-71+74.
[4]高惠平,田建军,张振龙,毛艳丽.太阳能光伏发电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01):100-102+169.
[5]宿忠娥,石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研究[J].电子制作,2012,(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