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述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的维修

陈刚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磨损和老化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对仪器仪表设备进行维修。维修工作是保证设备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而计量管理则是保证仪器仪表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的维修工作。
关键词: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维修
DOI:10.12721/ccn.2023.1575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准度,维修管理成为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仪器仪表设备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对于维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电子仪器仪表的现状

我国电子仪器仪表行业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国内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我国电子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我国电子仪器仪表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年产值已从20世纪初的数百万元增长到现在的数千亿元。我国电子仪器仪表产品的类型和品种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多个领域,如通信、航空、航天、能源、轨道交通等。电子仪器仪表行业在传统领域的技术积累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研发了一系列高端、高精度的电子仪器仪表产品,满足了国内市场对于高质量、创新型产品的需求,电子仪器仪表企业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已成为全球顶尖的电子仪器仪表企业之一。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有望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子仪器仪表强国。

二、关于电子仪器故障的分类

在电子仪器的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些故障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从故障的性质和原因来看,一般可以将电子仪器的故障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电气故障。电气故障是指由于设备的电路元器件损坏、线路接触不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电路断路、短路、电压不稳等问题。这类故障通常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更换电子元器件。

第二,机械故障。机械故障是指设备内部的机械部件损坏或使用不当导致的故障,例如传动链条的断裂、滑轮的松动、设备结构的变形等。这些机械故障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更换受损零部件。

第三,软件故障。软件故障是指设备自身的程序出现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运行的故障,例如计算机芯片失效、软件程序错误等问题。这些故障通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软件升级或修复操作。

第四,环境故障。环境故障是指设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出现的故障,例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电磁干扰等,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子元器件受损或数据传输错误等问题。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故障维修方法

替换法

替换法是指在出现故障时,直接将疑似故障元器件进行替换,测试设备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工作的一种方法。替换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更换不同的元器件,比较设备在每次更换前后的状态变化,确定具体是哪一个元器件出现了问题。这种方法的实施并不需要特别高的技术水平,而且操作简便、周期短,因此一般来说都比较受欢迎。替换法需对故障设备进行初步检查和诊断,判断出具体的故障元器件,根据判断结果选取合适的备件进行替换,将已损坏的元器件拆卸下来,并安装上新的备件,进行测试验证,确认设备是否能够顺利恢复工作,如此循环多次,找到具体的故障元器件。

人为故障法

人为故障法是基于模拟和制造人为故障来检验设备各个系统的性能,以此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和定位具体的故障位置。人为故障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故障设备中故意制造一些人为的故障,例如增加或减小电压、改变温度、产生电磁干扰等,然后观察设备的反应和变化,从而确定问题所在。这种方法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检查,帮助快速发现设备的隐藏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人为故障法首先进行设备的正常运行测试,记录各项参数数据;然后通过控制和调节设备的参数和环境变量,制造不同类型的人为故障,然后再次测试设备,记录相应的测试结果;最后根据观察到的数据来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人为故障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和排查设备的故障问题,但如果操作不慎可能会对设备造成进一步的损坏,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此外,人为故障法的实施需要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具有良好的了解和掌握,并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

排除法

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案的方法,它通过逐步排除不可能引起问题的元器件,最终找到故障的具体原因。排除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故障设备分解成各个模块或部件,然后对每个部件进行逐一检查和测试,将不可能引起问题的部件逐步排除,以此来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排除法需要对故障设备进行初步检查和诊断,大概确定故障的位置,将设备分解成各个模块或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排查和测试,将不可能引起问题的部件逐步排除;最后找到出现问题的具体元器件,并进行更换或修理。

四、加强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计量管理措施

1.提高仪器仪表的计量流程管理水平

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企业应制定计量控制标准,并建立计量管理体系。对于严格计量的仪器仪表,应有专门的计量室,由专人负责计量和维护。采取有效的校准方法,确保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并建立定期检验和校准的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检验等工作建立详细的记录,包括日期、人员、步骤和结果等。并设置计量控制卡片,对每个设备进行编号和记录,以便于管理和跟踪使用情况,企业需对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计量技能和素质。通过教育和培训,使每个员工都知道计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使用测量设备,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加强现场管理,建立规范的计量工作流程,在日常操作中注意保护仪器仪表,避免损坏。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精度。同时,定期对计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制定仪器计量维护计划和周期

制定计量维护计划和周期是为了保证仪器仪表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应根据仪器仪表的使用频率、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因素来安排,并参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制定。计划应包括定期校准、清洁、检查和维护等内容,也应根据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和历史维护记录,不断修正和完善计划,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维护周期应根据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使用频率和维护要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小型仪器仪表可以按季度、半年、年度进行维护,大型仪器仪表一般按年度、两年或更久进行维护。当仪器仪表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有明显变化时,也需要适时调整计划和周期,以确保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结束语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因此,在加强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计量管理措施的同时,对于设备的维修工作也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计量管理和维修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在计量管理和维修管理两个方面同时得到有效实施,才能更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晨,徐鹏.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与维修研究[J].河南科技,2020(19):49-51.

[2]张宝.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的方法初探[J].数码世界,2020(05):279.

[3]吴华建.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与维修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04):114-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