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将中药经加工后直接用于中医的临床使用,是传统中药中的重要原料,具有多样性、药物的毒性低、配伍方便等特点,成为患者诊治的重要方法。中药制剂虽然优点很多,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其质量还无法得到确切保证。如药材的采收加工、净选、炮制、贮藏、运输以及保管等环节把控的不严格,会造成中药霉烂、变色、虫蛀等现象,从而导致制剂的有效成分流失,降低药效,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要想充分发挥其在治疗方面的作用,关键在于提高人们对中药的认识,保证中药提取物质量。研究与实践中证实,中药提取物的质量管理将会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直接影响。中药材的产地存在较大差异、来源相对繁杂、加工炮制的方式也具有较大的不同,使得中药制剂的真伪辨别难度增加,也使得假冒伪劣或掺假贩卖等事件屡屡发生。除此之外,其他因素的广泛存在,同样也会对中药制剂的质量问题产生影响,以意外事故、环境、使用方法、患者因素等最为常见。中药的质量是振兴中医药学的物质基础,质量好的中药色泽鲜明、炮制规范、整洁卫生、品种纯正,同时具有临床用药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势,而这正是中药提取物保证临床效果的基础。如何加强对中药市场的有效监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次研究中,以对中药提取物的主要技术进行探讨,以及对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作用。
1 中药提取物的主要技术
1.1 煎煮法
在提取中药成分时,煎煮法是常用的操作手段,并且操作方法简单,能将药材的大部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不过汤剂除外。其方法所适用的药材要求对热湿环境适应性较好,且成分能溶于水,不过往往在煎煮过程中,溶液会出现较多杂质,且容易霉变,药材如果不耐热,会在过程中受到破坏,造成损失,所以出现药渣时,需要按照煎煮法再次煎两到三次。在煎煮过程中,如果所选的浸出溶剂是酒精,提取时应该采用回流法。
1.2 浸提法
对提取器中的药材加入定量的溶剂,并在温度和时间适宜的条件下实施浸提,从而浸出有效成分并分离其内的固体与液体。根据提取所要求的不同温度,有常温浸渍法和温浸法。前者多用于提取酊剂和药酒,并且澄明度的稳定性比较持久,后者加热浸渍法是在沸点以下进行提取的一种方式,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简便强化,加热方式一般是采用夹套或者蛇管来完成。浸渍药酒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常温下需要两周以上,如果是在热浸渍温度下,则只需要3-7天。这种方法所适用的浸取药材要求具有一定粘性、易于膨胀且无组织结构,特别是在热环境下容易受到破坏或挥发的药材。但此法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且需要使用比较多量的溶剂,其浸出效率不高。
1.3 渗漉法
此方法主要是将粉碎好的药材放入渗漉器内,上部不断加入溶剂,等其在药材层渗过去后,渗漉液会从底部流出,进而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渗漉过程中,加入的溶剂会渗入药材细胞中,并让其内的可溶性物质得到溶解,药材浓度提升,进而加大的相对密度会向下移动,在顶部通过浸出溶剂置换,从而让细胞壁内外浓度差保持良好,自然扩散。在渗漉提取环节,需要持续加入溶剂,并且渗漉法还可以分成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等。
2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控制要点
2.1中药材选择适宜
现今社会,中药材成为人们日常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提升免疫力的一种常见手段,并且其成分温和,可以时常食用,且获取方式较为容易。但是由于中药材成分并不是完全对身体有益,长期食用,人们的身体会受其影响而产生不良反应。所以生产企业应该在中药材的选择上注重其安全性,并在加工时,确保含量适宜,从而发挥原材料的最大功效。
2.2 注重去除药材的有毒成分
由于中药材在使用时不光会发挥其主要功效,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在制作中药时,应该注重去除其中的有毒成分以及杂质。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药物在种植环节可能已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所以中药提取工艺需要有科学性,避免使用不科学的提取方法提取中药导致对人体造成危害。
2.3 注重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对中药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有助于保证含中药提取物的药用价值以及食用安全,提升产品功效,进而获得大众认可,促进企业发展。从中药中提取化学成分的混合体,应通过试验或文献对其功效进行评估,规范药材的验收及使用,选用高纯度的成分作为中药原料时,要确定其安全性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在提取过程中,注重杂质的控制。
2.4 加大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
出于避免药材市场假冒、掺假、染色、增重等情况的恶性发展,应注意增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可建立药材市场监管机制,增大监督抽检力度,针对中药材商家展开不定期检查,有效监督市场环境,若是出现造假、假冒行为的商家,应给予严厉处罚,并且,可建立相应举报、受理平台,保证受到欺骗的买家能够通过平台维护权益,依法举报,有效监管药材市场。与此同时,政府还应支持和鼓励中药材的人工种植,为其提供技术帮助与资金扶持,进而提高中药材质量,保证中药材的供应量。
2.5 中药制剂仓储工作
努力改善药材的仓储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仓储条件,可以为药材质量、安全提供保障。对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实施分类保存。对于果实、种子类、炭类等不同的药物,需采用瓷器类容器进行保存,可以防止腐蚀。对于根茎类的药物,则需选择加盖的木箱进行保存,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蛀虫、飞蛾等。除此外,针对珍贵药材,应采用塑料袋密封、冷藏保存的方式。在仓储时,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蛀虫、细菌等均会对药材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仓储温度进行合理调控,注意改善光照质量,保持通风与适宜的湿度。除了上述事项之外,尤其应注意预防蛀虫。蛀虫是造成药物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防蛀虫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保持库房通风、干燥和较高的洁净度。②动物类药材应装入石灰缸中自然干燥,或是暴晒,最后放凉入库。③植物类药材中含有较多淀粉,需要放置在干燥条件下保存。④珍贵药材为了防止蛀虫,可密封、冷藏保存。
2.6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在药材管理过程中,严格实施一物一名制度。可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严格控制种植中药材过程中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而中药材当中所含有的汞、铅、铜等微量元素的水平也要进行严格的测定,并对限量做出具体严格的规定,对农药残留标准予以明确。对中药制剂加工的工艺、方法,饮片的气味、色泽、含水量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并严格管控中药制剂包装,在包装上应对药物的材料、标签、使用期限等进行明确标注。
3结语
总的来说,中药提取物的药材在提取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并且行业发展规模较小,但发展前景比较可观。中药提取物技术可以加大对药材的利用率,并且有助于扩大中药市场,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中药走向国际化。为此,注重其工艺发展及质量控制是很必要的,想要在其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需要相关人员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刘莹莹.浅谈中药房在中药制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9,14(09):193-194.
[2]沈聪松,朱荆辉.中药房中药制剂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9,6(02):331-332.
[3]刘文英,王三成.医院中药房在中药制剂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与改进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2):193-194.
[4]邱宝玉,陈培坤,张碧玉,等.对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管理及药材饮片市场的相关思考[J].海峡药学,2019,27(11): 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