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依托中医药优势 打造“大庆版”健康城市

张栗莉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 纵观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经久不息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愿景始终如一的是健康。今年阳春三月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调研时强调: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千百年来,中医药以一种生活方式融入祖祖辈辈的生活起居,形成了沿袭至今的风俗习惯,守护了万万百姓的健康安危,保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
关键词: 健康城市;中医药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基金资助:项目编号:DSGB2021142 项目名称:关于后疫情时代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大庆版”健康城市问题研究
文章地址:

作为华夏五千年里从未断流的一脉文化,在面临全球疫情大考时,中医药恰能发挥独特而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传承中医药,是让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的第一环节,是健康的基石,是助推“健康城市”的有力举措。

一、依托中医药,打造“大庆版”健康城市的意义和现状描述

(一)研究意义

健康,是人类长久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与愿景。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现了党和国家维护人民健康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将发挥应有的作用。“健康大庆”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药引领健康城市是中医药服务健康大庆的重要领域,对全民健康起到重要的示范,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中医药构建“健康大庆”,是我们肩负增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大庆具有适宜野生中药材种植的自然优势,是黑龙江省重要的中药材自然繁育及保护基地,药材种植加工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依托中医药文化构建“健康大庆”,有促进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经济意义。依托中医药文化构建“健康大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身心的健康、经济持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化等多方面共赢的局面。

(二)现状描述

1.从全球视角来描述。当今世界,全球卫生与健康领域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多种健康因素影响交织的复杂局面。应对人类健康新挑战,中医药恰能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这次举世瞩目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是中国抗疫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我国中医的抗疫历史源远流长,自西汉至今至少发生过352次大型瘟疫,在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实践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抗疫理论与方法,一直是维护全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力量。其独特优势收到许多国家民众的广泛认可:在南非,90%的人相信中医药产品和治疗服务,抗疟药物青蒿素更是挽救了非洲数百万人的生命;在匈牙利,国会通过中医立法,近600名匈牙利医师开设中医诊所……中医千百年来为世界人类命运的繁衍和健康贡献出源源不断的力量。

2.从大庆现状辩证分析。在2016年国家卫计委公布38个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名单中,大庆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市,我市相继出台了《“健康大庆2030”规划》和《大庆市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我市实施十项重点工程,其中明确提出发展中医药+的健康产业工程。去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来大庆调研时表示,大庆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并用,全面落实中医药诊疗方案,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我市中医医疗资源非常丰富,全市现中医类医院32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甲等医院5家;中医门诊部28家,中医诊所132所(综合诊所65家,备案诊所67家),基本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县区级中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二、依托中医药,建设“大庆版”健康城市的基本思路和难点

(一)基本思路

推进我市打造中医药为特色健康城市的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我省出台的“健康龙江2030”规划,积极推进我市印发的《大庆市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标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要求,以中华传统医学为主要内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逐渐完善促进健康机制,使得支撑和保障体系更为坚实;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各项健康工作,广泛营造中医治未病的健康文化氛围,努力构建健康社会。

(二)存在的难点

首先,中医适宜文化和技术推广力量薄弱。中医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准是推广健康理念的重要因素。就我市目前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尤其四县中的医生对中医药知识普遍缺乏;

其次,需要更多机构承担参与推广。综合医院、专业中医医院对中医文化知识的推广力度过少。

再次,全民健康的提升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坚持。

三、依托中医药,实现“大庆版”健康城市的建议

首先,加强中医文化建设,推动中医药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三步走活动。让关键人群体验中医药魅力。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从2020年年初,中央多部门联手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中小学中医文化教育的提案》。在北京人大附中、丰台实验学校已作为试点学校。“上医治未病”,健康养生知识小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埋下。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目的是了解中医基本观念,培养中医思维,掌握一些养生保健知识。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适应自然的理念代代相传。

为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对弘扬中医药文化战略的认知度和理解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去年,成都市委党校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党校教学课堂。同样,在浙江,浙江省委党校联合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中医中药进党校活动”,中医药将作为固定课程长期在党校设置。党校的课堂是传播中医药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

其次,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应以市卫健委主办,市相关中医医院共同承办“中医药护佑健康城市”系列活动,在社区广场等推广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操表演,甚至可以举办相关操类比赛,让更多感兴趣、有意愿的百姓参与进来;由专业中医医师调制中药养生茶供大家品尝;现场把脉问诊,让中医药走到百姓身边等等开展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医养生活动,让群众现场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品验一场“华夏独有盛宴”。

再次,我市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有牵引作用的“龙头”企业。我市杜尔伯特、林甸两县出产的防风、黄芩、狭叶柴胡等为全国知名的道地野生药材,同时也是甘草、知母等大宗药材的全国主产区;肇源出产的野生芡实、林甸出产的野生桔梗更是用量较大的药食两用药材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优,大庆俨然一个“中草药库”。我市应树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龙头企业+基地的产业模式。充分利用现有企业基础条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重点开发带动大庆医药发展的龙头项目,制造品牌效应,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创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打造一项中医药健康文化创意产品。需引进人才和技术设备,建立医药研究基地,提高医药产品开发能力。在引入人才方面,可以设立科技研究员制度和专项基金。

将中医药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为健康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大庆版”健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