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飞机维修中电子设备静电防护措施

郭云峰

哈尔滨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 电子科技在航空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航空制造的整体水平,尤其是高分子复合材料以及集成电路在飞机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提升飞机的使用性能。但同时,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静电问题,由于电子设备静电的产生对飞机飞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已经成为飞机维修人员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下文重点分析电子设备静电的危害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
关键词: 飞机维修;电子设备;静电防护
DOI:10.12721/ccn.2023.15754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静电属于一种电荷移动现象,其对人或者物基本没有影响,但对电子设备的危害较大。飞机维修过程中,电子设备通常会受到外力影响产生静电,且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瞬时释放的现象,对电子元件的运行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如若在进行飞机维修时存在静电防护不到位的现象,则很可能影响电子设备的寿命和使用性能。因此,极为有必要针对飞机维修过程中的电子设备静电防护措施展开研究。

 1.飞机维修中电子设备静电的危害及成因

 1.1电子设备静电的危害

 飞机维修时的电子设备静电问题十分常见,且危害也十分深远,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会对飞机导航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飞机导航系统属于精密化程度较高的系统设施,当发生静电放电反应时,产生的高电压电磁会直接威胁导航系统的灵敏度,甚至由于极化电流的产生造成内部电子芯片被击穿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导航精度降低,飞机不能以标准航线航行的问题;第二,对飞机雷达系统功能构成影响。雷达系统在飞机航行期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到实时获取目标信息的作用,机载雷达中包含强弱电、直流和微波电路等,属于多种电路设备集成的复杂设备,在静电影响下很可能造成不易被察觉的损伤,如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损伤问题被不断放大,最终导致雷达系统完全失效;第三,对飞机通信系统功能造成不良影响。通信系统主要起到联络作用,飞机航行过程中需要与地面保持通信状态,如发生静电放电问题则会导致集成电路受损,对通信信号构成影响或者造成飞机失联的严重后果。

 1.2电子设备静电的成因

 静电的形成有多种来源,包括接触起电、摩擦起电、热电和喷射起电等等,正常情况下物体电荷处于平衡的中性状态,当两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互相摩擦或碰撞的时候,电荷会发生转移,平衡的中性状态被打破,就产生了静电。通过飞机电子设备的维修实践可以发现,飞机上静电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维修操作频繁摩擦产生静电。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衣物和肢体的摩擦、工具和肢体的摩擦、工具和工具的摩擦碰撞以及维修过程中拆卸电子设备形成的摩擦都有发生静电的可能;(2)检测设备交叉接触传导静电。维修人员在飞机维修过程中必然会用到检测设备,这些检测设备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静电,而且与其他带电设备的接触也有可能造成静电传导,最终将静电传导给机载设备;(3)飞机自身电子设备积聚静电。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身与空气的摩擦,飞机降落后被汽车牵引时,机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形成静电,若是没有充分释放掉这些静电,则会导致静电聚积在机身中,从而向各个机载电子设备传递。

 2.飞机维修中的电子设备静电防护措施

 2.1健全静电防护规范

 为能从根源上避免飞机维修过程的电子设备静电问题,需要结合已有的飞机维修经验编制一个内容全面且具备较强指导性和约束作用的静电防护规范,用于指导飞机维修中的作业行为,尽快控制人为因素引发的静电问题。其中,应就维修现场的环境、工具使用标准和维修人员的作业行为等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应该包括静电放电事故的处理程序,确保现场发生静电放电现象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尽最大可能降低静电放电现象对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的威胁。静电防护规范的编制可以保障静电防护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更为规范,提高静电处理的实效性。

 2.2规范维修作业行为

 飞机维修中,要求相关维修人员具备专业的素质,且能够严格规范作业行为,严禁一切可能产生静电的行为发生。进入飞机维修现场的人员均需配备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手套,对于部分静电放电敏感度较高的器件需做好屏蔽和隔离处理。此外,重点加强维修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首先要强化维修作业人员的认识能力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其次,要帮助维修作业人员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其在突发问题中的独立处理能力;最后,要采取带教措施帮助维修人员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确保其能够全面了解规范操作流程,并掌握飞机维修中的静电防护要点。

 2.3合理张贴静电防护标识

 张贴静电防护标识的目的是提醒维修人员哪个电子元件属于静电敏感器件,确保其在进行维修处理时,可以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降低静电放电问题的发生率。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静电敏感器件的大小与形状在较为醒目的位置张贴静电防护标识,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生成一个电子设备防静电方法的工作手册,每次飞机维修过程中均将静电防护的方法和经验记录下来,以供后期参考。

 2.4做好电子设备的接地处理

为了降低飞机维修中电子设备的静电故障问题发生概率,维修人员可采取将设备和人体可靠接地方式防止静电放电,直接、有效的避免静电故障,维修人员始终处于与大地等电位,电子敏感器件采用搭铁线与机体时刻连接,飞机接地线尽量选用坚固耐磨且易导电材料,这样不易受震动和多次修理拆装等影响而产生断裂,从而保证良好、可靠的接地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静电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但是在接地保护中也要注意其他因素的考虑:一是接地钢线的直径;二是接地网部分;三是电子设备的性能。

 2.5采取加湿保护措施

 环境湿度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导电率,这对于静电来说也较为适用。因此,进行飞机维修时,也可采取对电子设备进行加湿处理的措施来控制静电放电现象,此种防护手段与屏蔽防护的原理类似,但此种静电防护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电子元件和设备均可适用,部分电子设备本身对环境湿度的要求较高,如盲目采取加湿保护的方式很可能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电子设备或者元件损坏的问题。目前,根据加湿保护的原理已经研发了对应的防静电设备,如市面上流通的超声波加湿器就可以起到较好的防静电作用。

 2.6采取屏蔽保护措施

 屏蔽保护是通过切断静电传播途径的方式来控制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无法从源头上控制静电放电现象,但在特定的环境下也起到了较好的防静电效果。屏蔽设备通常被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表面,通过接地处理的方式阻止静电传播,与加湿保护措施相同,均存在适用范围狭窄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且此种方式并不能经常使用,会对屏蔽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屏蔽保护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接地处理来实现屏蔽静电的目标,但要根据电子设备的特点对接地方法进行科学选择。

 结语:静电防护工程是一项综合因素强的系统工程,静电放电的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着飞机维修安全,飞机维修中的电子设备静电防护工作对维修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飞机维修人员必须要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对静电放电的危害形成深刻的认知,在飞机维修的过程中,严格落实操作规范的工作内容,提高静电防护描施的有效性,为航空事业的安全运行与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翔宇.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22,21(01):89-92.

[2]刘文评,曹博.飞机维修中电子设备静电防护分析[J].电子世界,2020(07):196.

[3]杨乐.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分析[J].科技风,2020(0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