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不少学校都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目前,仍有部分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亟需优化,因此需要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创新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理念过于传统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标准之下的教学工作。但目前,仍有部分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转型不够彻底。教学方法方面,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仍有教师没有将数学学习部分“放权”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足够培养。教学理念方面,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方法创新的重要性,认为数学教学的质量只取决于知识的灌输量,在数学教学上存在一定误区,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目标不清晰
有部分学校已经认识到了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创新的重要性,实行了一系列创新方法;但有些学校的创新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创新方法缺乏体系,相关负责人员在创新过程中往往存在“想当然”的现象,最终导致小学数学方法在经历一系列改革之后仍然“原地踏步”,浪费了大量资源与时间[1]。大部分的学校在进行数学学习方法创新时往往只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没有对教学理念、教学目的等深层次内容进行改革,往往会导致教学创新无法真正起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作用,具有一定落后性。
(三)信息技术运用欠缺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为了教学领域有效的教学工具。但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有所欠缺。不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理解不够透彻,仍然停留在对幻灯片、视频使用的程度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灵活;还有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将全部教学工作都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甚至将解题全过程都通过多媒体展示,这就导致信息技术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全部渠道,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欠缺,数学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最终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在新课标下的创新方式
(一)充分开展小组合作模式
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因此在强化学生数学知识储备的同时,也必须要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化。小组合作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在数学教学当中发挥出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在小组合作模式当中,教师往往只起到引导作用,主要的思考过程由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当中完成,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三角形的计算方法,在讨论过后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小组交流过程中,小组中的各个学生也可以互相监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心理,保证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能够得到优化,满足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学习要求。
(二)创设教学情境
一方面,小学数学的应用性较强,适合创建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对概念性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往往需要教学情境作为辅助,因此教师要积极创建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创建教学故事,如去市场买菜、去超市买作业本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强化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故事情境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表演人民币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强化知识学习,做好知识巩固。采用教学情节设置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代入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减少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理解困难的现象,做到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结合生活实际
当前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不足,觉得数学知识无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要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学数学应用性强的优势。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生活具有较高的探索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欲望[2]。例如,在“认识图形”相关知识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辨别各个物品的形状,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说出教室当中各个物品的形状,如黑板、窗户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对环境进行探索和认知,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形状”这一概念的理解,强化教学水平。只有充分将小学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充分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虽然应用性较强,但进入高年级后也同样会有一些抽象概念的教育,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将抽象概念形象化,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发挥出较强的效果。信息技术的手段更加灵活,不具有传统板书显示模式的局限性,能够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充分展现出一些较为抽象知识的内在概念。例如,在相遇问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相遇这一过程,首先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性质,进而强化学生对于相遇问题的理解能力,方便后续教学的开展。此外,教师也要注意不能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对于解题过程的教学还是要主要采用口头教学、小组讨论的方法,不能一味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否则会造成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长期发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五)运用自主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当中的重点内容就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学习方法的创新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强化,充分利用自主教学策略。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制定数学学习计划,形成适合自身的数学自主学习体系。例如,教师在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时,可以首先组织学生自行对梯形进行分割,探究梯形的组成,为后期面积公式的讲解提供方便,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自主教学方法的优势。教师还可以定期对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进行了解,对于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要帮助其制定最适合的自主学习方案,帮助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其中要重点注意培养其数学学习的兴趣,保证其数学能力能够全面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创新工作仍然存在部分短板,这就需要多管齐下,实施多种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创新手段,以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对学习方法进行创新,才能强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促进我国小学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江西教育,2021,08:58
[2]何晨.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新课程,2021,0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