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鲁光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第二中学,84360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各个领域的教育教学方式。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实现高效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出发,探讨了其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DOI:10.12721/ccn.2024.15736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初中数学作为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和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在线练习、虚拟实验等,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演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信息技术促进了师生互动,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如使用在线投票、即时反馈系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答题系统进行课堂小测,通过即时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如智能化的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报告,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问题

3.1技术设施不完善

尽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技术设施的不完善成为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部分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大规模使用信息技术的需求。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仍然缺乏足够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导致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受限。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不稳定也是一大问题。尤其是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如果网络连接不稳定,学生无法正常参与在线课堂,极大影响了学习效果。此外,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导致课堂上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3.2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许多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还不足以支撑高效的课堂教学。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可能只会使用PPT播放课件,而不能灵活运用互动软件和在线平台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意愿不高。一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复杂,担心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如传统方法,因而不愿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和准备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增加了工作负担,进一步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3.3 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不够

即使在一些设备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可能也面临着如何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问题。一些教师可能只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数字化,例如在PPT上展示数学公式和题目,而没有真正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来创新教学方法。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展示工具,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互动性和动态展示能力,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模拟、数据分析、虚拟实验室等,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直观化,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对策

4.1加强技术设施建设,提升硬件水平

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高效应用,需要加强学校的技术设施建设。学校应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确保每间教室都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和计算机等。同时,改善网络环境,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速度,以支持在线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维护和支持体系,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

4.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开展系统培训

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和资源的使用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向教师展示如何在讲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教学。具体而言,在教授“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概念。还可以利用在线答题系统,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练习,如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进行实时操作,系统会即时反馈答案的正确性,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建议。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利用动画演示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过程,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接着,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在线练习题,通过在线答题系统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进行练习。系统会即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掌握不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软件进行课堂小测,让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回答问题,系统即时统计结果,帮助教师了解全班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4.3深化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这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将数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更好地展示给学生,还要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使用交互式软件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或者通过在线平台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新知识,课上时间用于讨论和实践。

比如,在进行初中几何内容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GeoGebra进行动态几何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GeoGebra这样的数学软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几何图形的变换和性质。例如,在教授“圆的性质”时,教师可以使用GeoGebra软件绘制一个圆,并展示圆的周长、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动态调整圆的半径,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圆的性质。

5.结束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加强技术设施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虽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必将为初中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熊斌.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炫动漫, 2023(11):0004-0006.

[2] 曹刚.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 2017(21):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92.

[3] 李娜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