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医药院校应用线上教学平台实施过程性考核的研究

王珏 常亚娟 李竹英(通讯作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哈尔滨 100040

摘要: 本研究在诊断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智慧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考核的研究,并通过比较考核形式和内容、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来分析评估考核效果。发现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过程性考核,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合理的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考核,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诊断学;线上教学;过程性考核
DOI:10.12721/ccn.2021.1570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诊断学是一门从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其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名词概念、参考值、临床意义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该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对基础课程相关知识重新梳理,还需要自发探索性地建立与临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下,不少学生对诊断学学习兴趣呈现下坡趋势。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在教育培养过程中需进行两种医学体系的教学,存在西医《诊断学》教学课时数偏少,实践课不足的现状。根据以上现状,寻找出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易于进行知识梳理的过程性考核方式,是应对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现状的一种积极途径和措施。“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从国家战略层面讲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自李克强总理提出以来席卷了包含教育在内的所有领域[1],“互联网 +”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

伴随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相关要求,提出不但要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观念,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积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要提升学业挑战度,提升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在教学中要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科学的确定过程性考核在教学考核中的比重,不断的完善学业考核评价[3]考核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考核评价方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和质量[4][5]。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除了要采用形式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注重教学的创新,还要在教学创新的同时采用多种与之适应的评价形式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督促和激励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真正发挥考核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6]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等专业医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一门必修考试课程,以往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其考核评价形式过于单一,无法实现对大多数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主要还是以最终考试成绩来进行考核的评定,由于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表现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的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多为被动性学习,大多数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认真,投入精力有限,往往会在期末考试前采取突击复习的方式以应付考试,因此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效果不佳,成绩也往往不尽如人意,也不利于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7][8]。教学过程考核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行为也可以起到激励和督促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形式与教学相适应,能在课前、课上或课后各个环节都能给予及时及恰当的评价,更好地发挥考核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监督和激励功能[9][10]

本研究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智慧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评价,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结合来完善教学评价,线上教学借助于微信和PPT为师生建立起智能终端联系,在教学中全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为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借助线上教学平台随时对学生推送教学内容及布置作业习题等任务[11][12],线上教学平台会将学生预习情况、出勤率、课堂互动、习题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相关数据保存并反馈给授课教师,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提供的数据反馈,来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上通过随堂签到、互动、随堂测试等功能掌握学生的出勤、学习参与度及知识掌握情况,课后通过答题及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习掌握程度,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提供的全面立体的数据来了解分析学生学习的态度、能力及学习效果,有助于实现科学的教学[13][1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2020级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共232人, 其中一个班116人采取线上平台考核模式: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课前预习10%+课堂考勤10%+随堂练习10%+主题讨论10%+抢答10%)作为实验组,另一班116人采取传统考核模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提问10%+平时测验10%+课后作业10%)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时数、所使用的教材均相同,两组学生在入学成绩、性别、年龄、课程进度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实验组:线上考核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通过智能教学软件上传PPT课件和相关资料,将授课内容涉及的重点、难点提前发布给同学,提醒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教师通过平台来了解学生课前整体的预习情况。课中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组建班级进入课堂学习,教师随时发布课堂口令要求学生签到,签到的数据会立刻实时传到教师的手机端,相对传统课堂的点名签到耗时长,线上平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课堂考勤,线上平台的签到功能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公平,课中教师在授课时师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互动和随堂推送测试题,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选人答题或抢答、参与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等任务,线上平台会根据同学的课堂互动、参与度及答题情况提供完整的数据反馈,包括每个同学的完成时间及正确率。课后教师通过在线布置作业,平台会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利用平台及采集线上形成性数据随时了解学情,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相关考核评价,避免了过去主要以结果性考核为主的单一性和弊端,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合理。

对照组:传统考核模式,课上按照教学要求进行点名考勤、随堂提问、平时测验及课后作业 。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考核内容和形式比较 通过两组学生的考核内容和形式比较,实验组学生的考核可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在教学的同时会有完整的考核数据反馈,相对于对照组的传统考核,实验组的考核内容更加全面、公平,效率更高,考核形式乐于被学生接受并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考核内容与形式比较image.png

2.2考试成绩分析 两组学生均参加满分为100分的期末理论考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成绩及格率及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分析image.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 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访谈,收回240份问卷均有效,结果见表3。实验组同学的调查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同学,调查结果显示通过“雨课堂”授课及其平台进行的考核,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知识掌握与吸收等,督促和鼓励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问卷调查(%,n=120)image.png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中应用线上平台教学并进行过程性考核后,线上平台优势如下:一、实验组学生的诊断学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率与及格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应用智慧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考核,对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督促作用,充分调动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三、应用线上教学平台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在整个考核过程当中学生参与度高;四、线上过程性考核对每个人的学习评价更加客观公平,大多数同学愿意接受这种考核方式,对整个考核形式和过程满意。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应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与考核,可以使课堂上所有相关性数据得到收集并保存,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前预习、考勤、课堂测试成绩、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使考核评价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跟传统的过程性考核相比其花费时间更少效率更高、评价更加全面,教师在课前、课上或课后每个环节都能给予学生做出及时客观的评价[15][16],真正地发挥考核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公平作用、监督和激励功能。

教学中的考核评价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指标,以往教学评价主要靠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片面,往往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或者虽有过程性评价,但由于受限于教学形式和模式,往往流于形式或评价不够恰当全面,不能客观公平的体现学生的学业水平,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这显然已不适应当今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主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不断提升,不但要求教师要“教好”,同时学生也要“学好”,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还要制定科学适用的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15]。完整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要包括评价学习结果的结果性评价也要包括评价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科特点将与教学相适应的多种考核评价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科学的确定结果性和过程性考核比例,注重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客观全面公平的评价,真正地发挥考核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监督激励作用,成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助力器。

参考文献:

[1] 蔡振宇.体育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及方法探讨[J].青春岁月,2014(9):191.

[2] 苗加兵,隋永明.关于高中体育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115.

[3] 杨晓艳.论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医药卫生教育 ,2017,32(073):73-74

[4] 吕方兴,方昕,钟生海.“以学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1):1-4

[5] 温斌.过程性评价教学改革过程中关于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28-229.

[6] 蔡标,武松,周娟等. 一种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验[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3):85-87.

[7] 何颖娜,马小顺,赵冬等.形成性考核评价模式在中药药理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106-107.

[8] 李晞,王健,齐运伟,等.“雨课堂”背景下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528-1531

[9] 尹爱萍,高小珍,赵二劳等.《无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18(25):85-87.

[10] 赵娆,王永丽.基于雨课堂的过程性考核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9,(7):182-184

[11] 王帅国. 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 术,2017,(5):26-32.

[12] 臧晶晶,郭丽.滴水成雨 ——走进雨课堂[J].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6,(8):235-236

[13] 姚洁,王伟力. 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9):50-54.

[14] 李鹏,李镇麟,易淑明等. 基于雨课堂的全程式混合式精准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践[J].循证护理,2019,5(7):631-635.

[15] 李盼,刘源,霍新慧. 微信雨课堂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疆中医药,2019,37(3):59-61.

[16] 冀艳,曾琳. 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31(84):240-242.

[17] 蔡成松,沈悦娣,许航等. 基于病例模块教学的《诊断学》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