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污染问题导致城市生态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情况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展开污水的防治工作,并在社会范围内宣传环境保护理念,鼓励更多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参与到污水治理工作中,就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
1.污水治理工作的实际开展现状
在拟定新的污水治理计划时,应当着重结合以往工作的实际情况,判断出目前污水治理工作的主要难题有哪些,找到工作创新及优化的具体方向。
1.1工业污染现状
从工业污水的排放情况方面来分析,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水种类比较多,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实际的处理难度比较大。据报道,中国北方许多地区的水资源由于污染而不能直接饮用,极少数地区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总的来说,我国年污染物排放量一直超过国家标准和规范,也损失了大量资金。从长远来看,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的经济和生活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
1.2资金技术问题
在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制定工作计划后,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确保污水治理工作的稳步开展。而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也需要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的大部分经营活动当中都需要使用资金,会导致污水治理经费不足。而且,很多企业缺乏防污治污的意识及能力,不愿意缴纳污水治理费用。另外,污水治理工作任务量大、环境脏,许多人才都没有主动投身到治污工作中。而现有工作团队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污水治理效果不理想。
1.3运营管理现状
日常工作中会排放大量污水的企业,实际的内部管理工作方式比较传统,没有将污水治理问题与内部管控工作结合起来,没有突出体现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这与政府部门没有及时对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进行大范围的宣传有关,导致新时期的污水治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际环节当中。另外,企业所选择的治理方式不科学,存在治标不治本的情况。
2.市政环境工程中常见污水处理技术的实际运用方法
以市政环境工程的建设任务为例,进行污水治理工作时,需要了解常见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势,规范处理流程,确保各项污水处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1物理技术
物理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生成有毒有害气体、固体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在排放污水时,根据污水中的杂质类型,展开污染吸附和过滤处理工作。要科学控制过滤网的密度,并定期清洗或更换过滤网。或者使用活性炭来吸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环境的目的。
2.2生物技术
使用生物技术是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操作难度相对比较高,涉及到培养和投放菌群的环节。要注意“菌废比”的合理调控,这是保证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的重要条件。使用生物技术时,应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对相关技术的操作能力,且要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从生物污水处理的角度,研究对污染物质进行废物再利用的方法。
2.3化学技术
化学技术主要是通过投放化学药剂,让污水当中的污染物质与药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在反应后产生固体沉淀,配合使用过滤技术来集中过滤沉淀物,达到污水治理工作的最终目的。
2.4污水回收
污水回用利用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1)选择性回用,是指直接在污水处理厂附近铺设回用管道,将处理后的污水供给周边居民区使用。(2)分区回用,是指以区域为单位,分别进行污水收集与处理回用,主要适用于新建、改造区域或者离污水处理厂较近的区域。(3)全程回用方式,是通过排水管网集中收集城市所有的污水,在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后,再利用回用管网供给生产、生活使用的方式。
3.提升污水治理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有效方法
在应用专业的污水治理技术来解决城市中的污水问题时,应注重研究合理管控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方法,科学提升污水处理水平。
3.1治污管理结构体系
企业不但是污水的排放者,同时也是污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一边在进行污水排放,一边进行治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导致我国污水处理难度在逐渐增加。因此我国必须对企业的日常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并且对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对污水经过处理,并符合标准之后再进行排放。只有政府部门和企业自身双管齐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污水治理效果。
政府重点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要求企业在日常排污时,缴纳排污费,并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检查企业所排放的污水是否存在污染指数超标的情况。如果不符合政府制定的污水排放规定,应进行罚款处罚,或者要求企业停业整顿,直到处理完污水问题后,才能恢复营业。在构建管理结构体系时,还应当根据不同污染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展开分类管理。常见做法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区分开,同步完成防污治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2开展管网建设工作
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系统的完善,是有效应对目前污水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能够提升企业对污水的处理水平,还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构建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系统时,需要对不同项目的重要功能进行充分发挥,并且确保在治理污水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也要对目前的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对污水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明确。最后,一定要做好污水分流工作,提升污水治理水平,提升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
3.3全民参与污水管理
应当在社会范围内,积极展开防污治污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让社会群众从规范自身日常用水行为的角度,从源头降低污水的产出率。同时,应鼓励社会受众对企业及个人的污水排放行为进行监督检举,扩大污水管理工作范围,提高环境卫生管控工作效率。另外,通过向社会群众及工业企业介绍污水的危害性和一些污水的基础处理措施,可以减轻市政部门的防污治污工作压力。
结语:新时期,实际可以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有很多。比如,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同时,在防污治污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在着重研究污水的回收利用方法,这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管理部门应完善排污管理结构体系,并展开管网建设工作,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让社会群众参与到污水违规排放行为的管理工作中,最终全面推动市政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稳步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铁.试论污水治理技术在市政环境工程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8,598(8):208.
[2]朱词兴.污水治理在市政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2019,546(2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