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伏发电技术的原理
光伏发电技术吸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直流电能,直流电能在储能设备的作用下转换为交流电能。光伏发电技术需要应用到多种设备,包括光伏阵列、逆流箱、隔离变压器、交直流电缆等,其技术原理如下:多个光伏组件形成阵列用于吸收太阳能,吸收至光伏阵列中的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直流电通过交直汇流箱传递至光伏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然后传输至隔离变压器,通过并网电表箱并入电网。需要注意将变压器容量控制在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之上,可根据组件规格、安装倾角、安装场所等提前计算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
2光伏发电技术的特点
2.1结构简单,建设周期较短
光伏发电技术的原理与发电结构较简单,且建设周期较短,后期运行维护操作也相对简便,适用于大多数地区。光伏发电技术的发电模式属于静态发电,内部不存在机械旋转部件,因此不会出现机械磨损与噪声问题;光伏电站通常为模块化设计,具有较强的系统拓展性,能够自由调节容量,安装操作较为简单;光伏电站的选址也比较方便,前期建设成本较低,建设速度较快;光伏电站的发电不用消耗燃料,电站的维护过程较为简便,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目标,整体成本较低;光伏电站运用期间无须消耗水,受光照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小,能够开发的地区较广。
2.2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广
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广。光伏发电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发展规模正在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电站,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条件,满足多种应用要求。在日照条件较优越且开放平坦的土地上,主要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这类电站的生产成本较低,但是建设时需要分析电力的远距离传输和无功补偿等问题;依托建筑而建设的主要是分布式光伏电站,这类电站能够与电网相连,由电网直接消纳电能;为处理偏远地区电力供应艰难的问题,可设置离网光伏电站,用于电力能源的储存。
2.3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电过程有一定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光伏发电的出力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比关系,在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下发电过程呈现间歇性与波动,尤其是在阴雨等天气条件下。一般要将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并入电网,还需要设置无功补偿设备,导致光伏电站的成本增加。
3光伏发电在建筑电气应用策略
3.1光伏屋顶设计应用
在当今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社会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房屋建筑中,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铺设在屋顶上进行发电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技术。太阳能屋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屋顶进行太阳能发电可以提高建筑物室内照明的距离,增加室内的照明度。其次,太阳能屋顶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最好的吸收阳光的区域是建筑物的顶部,将其利用起来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增加屋顶的使用面积。同时,在建筑物的外在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太阳能屋顶设计可以进行克制,不仅不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反而可以增加其艺术性。此外,太阳能屋顶还可以提升房屋建筑的隔热性能,进而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然而,并非所有的房屋建筑都适合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部分房屋建筑的外墙被遮蔽,即便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也会降低电气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在选择安装太阳能屋顶时,需要对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电气系统进行充分的考虑。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太阳能屋顶设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同时具有成本低廉、优势多的特征,可大面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进行推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相信太阳能屋顶将会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建筑物的能源利用和环保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2电缆敷设设计应用
随着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快速发展,大中型光伏电站逐渐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大中型光伏电站规模较大,内部可采用辐式连接或"T"式连接。为了实现高效的电力传输,需要采用综合的敷设方案,如电缆桥架加直埋敷设。在选择电缆桥架时,最好采用玻璃钢桥架或镀锌桥架。这些桥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能够有效地保护电缆。同时,平地光伏电站电缆宜使用直埋敷设,应设置于冻土之下,以减少电缆的磨损和损坏。此外,为了保护电缆,耐寒电缆较为合适,在敷设时还应加装电缆保护管。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害,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大中型光伏电站的电缆敷设需要选用合适的敷设方案和电缆保护措施,以确保电力传输的高效和稳定。只有这样,新能源才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建筑物幕墙应用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建筑节能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太阳能幕墙就是一种运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先进节能施工技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传统的幕墙施工技术进行融合,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的节能改造。传统的幕墙施工技术需要大量使用玻璃和金属等材料,而太阳能幕墙则通过将光伏技术融入幕墙材料之中,打造一面光伏幕墙来节约建筑电能。相较于传统幕墙,太阳能幕墙大幅度减少了传统幕墙材料的使用频率,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施工环境产生的污染。太阳能幕墙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噪声,同时也可以将建筑物的外墙温度降到最低,为住户营造一个更加适宜居住的室内空间。在设计和安装太阳能幕墙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实际条件和建筑物所处区域的太阳能辐射特性以及建筑周围环境和温度特性,确保太阳能幕墙可以和建筑物可以很好地进行融合。
3.4光伏大棚
农业大棚也可以利用光伏新能源技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光伏大棚的数量越来越多。当前,光伏大棚主要用于盆花栽种、养殖、林业生产、果树生产等方面,一般情况下,植物对温度与光照的要求较高,通过建设光伏大棚,能够提升光照水平,而且大棚施工材料具有防风和防水性能,材料中的加层还能吸收紫外线,减少农产品害虫,有助于增加农产品产量,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光伏大棚是农业大棚与光伏新能源技术的结合,这种新型农业开发技术能够实现太阳能发电、特色种植的一体化发展。建设农业大棚时,可以光伏新能源技术为建设基础,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发挥光伏新能源技术的作用,为大棚中的植保、灌溉、照明设备提供电力资源,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基础的生产生活用电。
结论
传统电气设计存在问题,是因为往往忽略了节能和环保的考虑。在电气设计方面,这意味着需要考虑使用更少的能源,减少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和施工人员需要提高技术水平,按照“绿色建筑”的思想进行设计。通过采用节能和环保的设计理念,以及增加光伏新能源的应用面积和范围,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为建筑物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德水.基于光伏发电技术及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管理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2(05):128-130.
[2]甄平利.光伏发电工程的技术分析与项目管理研究[J].设备监理,2021(08):128-129.
[3]袁杰.新能源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管理思考[J].冶金与材料,2020,40(06):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