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强化林业管护力度的必要性

单春艳

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157212

摘要: 我国是林业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林业资源的存在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的环境,且可推进社会的长效与稳定发展。为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需要将林业管护力度的加强作为重点,这是一项既重要且十分必要的工作内容。只有做到林业资源的科学与及时管护,才可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与合理利用。为此,文章将以强化林业管护力度的必要性作为重点进行探讨,并基于林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探寻林业管护力度加强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林业管护;必要性;管护方式
DOI:10.12721/ccn.2021.15706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构建生态城市、打造宜居社会是当前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此目标的实现除了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情况以外,还应将自然资源的保护纳入到重要工作范畴。林业资源是自然资源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其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有助于推进产业升级。鉴于林业资源十分重要,因而需要通过管护力度的加强保护林业资源的优质建设与发展,从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奠定稳固的基础。

1.林业管护力度强化的必要性分析

为化解当前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问题,为保障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大林业资源管护力度,此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具体有如下几点:

1.1林业产权结构单一、林业管护难度较高

现阶段,我国采用的是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产权管理模式,虽然可实现国家或集中管理中资源的最大化留存,但同时也因此种产权管理模式过于单一且陈旧,会限制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会对林业产业的长效与持续发展产生制约。在这一因素影响下,各个林业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未有效发挥,并且管理范围过窄,致使林业管护中问题不断出现。同时,林业产业的个体从业人士存在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未能高效且积极参与林业资源管护工作,因而导致林业管护面临着更高的工作难度。

1.2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我国地域广泛且地形条件各异,林业开发与培育过程中,人工造林工作持续开展,逐步拓展了人工林的面积,并且自然林面积也较大,在世界上是森林资源储量较高的国家,然而在当前林业管理模式的制约下,我国人均森林资源占有率并不高。近年来,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长,社会上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也持续提升,部分地区出现了林业资源随意性与不合理采伐问题,致使林业生长量难以满足采伐需求,加之林业资源的生长速度较慢,导致林业资源面临着过快消耗的问题。同时,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森林资源面积较大,但所配备的管理人员数量却明显不足,所应用的管护方式也相对陈旧,因而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3林业管护不全面、不严格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林业产业的深度开发利用有赖于林业监督管护手段的及时跟进,在资源得到监督及保护保障的基础上再寻求资源附加值的提升。但当前在林业监督及管护上,存在部分地区重视不足、监督不力等问题,为林业监督管护实效性带来损害。具体到林业监督管理上,林业资源利用开发审核不严格、政府管控有盲区、林业法规执行不到位等现象频出。这些都反映出林业监督管护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

2.林业管护力度强化的可行性路径

2.1加强林业管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确林业管护职责

林业管护的有效开展,要本着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源头上封堵林业管护工作的弊端。为此,应对林业管护的规章制度加以健全,通过完善有效的林业管理机制,对林业管护的各级实施部门进行责任分解及压实。一是构建林业管护责任体系,将林业管护责任具体到人和地方区域。二是针对林业管理,采取签订林业管理责任书的方式,在明确管理责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出现的权利寻租或不法交易。三是林业管护中针对出现的违法违纪现象,形成专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出现的管护问题或违规事件,采取案卷留存,专案专办的措施,确保林业管护能够按章办事,责任明晰。

2.2强化林业资源采育管理的均衡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林业资源的管护既要做好森林资源的综合管理,又要针对森林容易遭受的病虫害、火灾、动物狩猎等薄弱环节,进行重点专项的养护。为提高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林业资源管护实施中,一方面要对林业资源的开采与生长进行严格的计算,确保林木资源的采育处于均衡状态,另一方面要对林业常遭受的自然灾害及虫灾进行预警及防控。例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及动态监测技术,对森林病害及时识别并化解。在林业资源的防火方面,要由专岗专人负责实施,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在林业资源的利用上,主要对破坏林业资源及重点保护区动植物的各类行为进行打击。尤其是重点动植物,要对其生长周期加以了解,划定重点保护区域。

2.3全面与严格监管林业资源、严厉惩处滥用滥伐人员

林业资源的管护需要常态化的监督管控机制来加以保障,强化林业资源管护监督力度,通过扩大管护监督覆盖面,将林业资源滥用破坏行为发生概率降至最低。针对可伐区和禁伐区,明确采伐要求,严格管理伐区。对林业资源伐区设定责任人及责任主体,通过责任的全面压实及考核,最大限度地减少林业资源被滥用滥伐的概率。在林业伐区的监督管护中,应严格管理规章,配置足够的监督管护工作人员,然后做好监管培训,实行带证监督、带证采伐、带证出入等措施。

2.4建立多元化发民极策略、丰富林业产业发展层次

林业资源的管护非一时之功,要实现林业资源的可续发展,要突破林业资源的单一化管护,而要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助力林业产业多层次发展。相关策略如下:一是借科技之力,优化森林树种结构,提高木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林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林业资源发展模式的更新。二是改革当前林业科技体制,组建起新型的林业科技体系及人才保障体系。三是转变林业发展模式,以林为主,农林结合,提高人工造林的质量和水平,将林业经济与其他经济有效融合。

结语:林业资源在我国社会资源保障及自然环境改善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之肺,在林业资源的管护上要各部门齐动、各区域共抓,通过制度机制建设、管护手段综合、发展策略多元化等手段,让林业资源能够在物尽其用中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林业资源培育管护的重要性及管护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8(18):152.

[2]刘亚林.森林管护的重要性与主要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18,12(12):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