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王晶

郑州市环境卫生处,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能够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人才是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乡村振兴,必然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耦合,找出其中的原因进行剖析,实现人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人力资源管理
DOI:10.12721/ccn.2023.1577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三农”问题作为解决国计民生发展的根本。2018年3月,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现阶段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于人才,做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合理运行和人力资源的核心工作,因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的研究。

陈劲宇[1]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探讨重庆市长寿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深入分析了长寿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并借鉴国外和国内地区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的经验,论述了系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卢显旺[2]以广西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呈现人口基数大、素质低、流失严重等现状。而乡村振兴的关键须在尊重事实、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谋求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去撬动农村经济内生动力。基于此原因提出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林俊杰[3]等以陕西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最后尝试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途径。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以技术促进生产,以科学引导生活,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当务之急[4-5];樊岚[6]等深入地探索和认识山西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障碍,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适合山西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促进山西省人力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为省级政府有关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了参考,为山西省的实践研究做出贡献。

现阶段我国实现了初步实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正处于关键时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总结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

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强党对农业建设问题的全面领导,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事业,强力改进基层组织的管理作风,落实相应的考核政策,保障乡村振兴的进一步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有序进行乡村建设,科学发展乡村产业,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人力资源改革,从而使农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村各领域快速的发展。这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的安排和相关政策。现阶段我国农村重大政治任务是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并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合理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前提下,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了解农村群众利益诉求,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原则,使农民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农村人才得到发展,进一步对我国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管理,顺应承德市农村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城市、农村人口总量上看,与城市相比而言,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从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看(见表 3.1),农村劳动资源主要配置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较低。排在农村劳动资源比重前三位分别是:农、林、牧、渔业等。务农人口众多,实施乡村振兴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但是只依靠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资源难以有效推进乡村各项产业的发展,并且只有少部分的农村劳动者从事第二、三产业,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差距较大。从乡村人口文化程度上看,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人口较少,大部分以初中文化为主。

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高层次劳动者及人才较少,需要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使农村人口整体的文化水平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充分进行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才能使我国农村人口顺应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因其农村的特殊性质,部分农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产生。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够充分,为顺应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承德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充分的开发和系统完整的优化。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原因分析

3.1 农村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

农村地区的基层管理者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不高,制定规划的应用能力不足。正是由于规划目标不明确、相对固化的规划原则、管理者的规划能力有所缺失等问题及原因,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源规划的不合理。规划的目标没有考虑我国不同农村的特性,只是不断的追求人力资源的发展,忽视了降低用人成本的重要指标,没有去充分考虑农村人才以及地区差异性,致使我国现有的农村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

先前固有的人力资源规划修改后去制定,缺乏变化;部分地区存在照抄照搬其他发展较好地区的规划的现象,忽视了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的差异性;现有的规划主要为中长期规划,周期较长且固定,动态性较差,变化相对困难。因此,规划原则相对固化导致了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

3.2人才稀缺且流失严重

乡村建设的基石是人才。农村缺乏引、留人才的条件,较差的农村人才发展经济环境、相对落后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难以吸引并留住内外部人才。农村人才就业、激励、保障政策不健全,缺乏一个系统完备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难以吸引人才下乡。人才就业政策不健全,专业人才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人才向上流动的晋升渠道狭窄,缺乏向上的发展空间,人才的引进难度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和文化的供给质量失衡。在教育方面,对乡村教育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待进一步加深,基层政府对教育的扶持倾斜力度不够大,发展水平较低农村教育使农村人才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出现人才的流失。

3.3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人口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单元,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较小。农村人口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封建陋习、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不匹配。农村教育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扶持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健全,缺乏家庭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教育结构不合理。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领域呈现着欣欣向荣的局面。现阶段对乡村振兴以及农村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以国家、政府为研究角度,今后希望在类似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陈劲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21.

[2]卢显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2):1-7.

[3]林俊杰,杨涵惠,江凤香.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的人才资源开发途径[J]. 乡村科技,2019(11):33-34.

[4]周瑜杰. 我国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1,18(06):207-208.

[5]胡明燕. 新时期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123-124.

[6]樊岚,邢振江. 山西省人力资源开发的障碍、成因及其对策[J]. 经济师,2019(03):141-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