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有关部门需要加强重视的内容。实现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能够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创造最大价值,通过合理规划让土地资源的作用效能充分发挥出来,解决社会发展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问题,以此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有利于土地资源良性使用。进而,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集约用地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分析
节约集约化管理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与以往采用的粗放式管理方法相比,这种管理模式能够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科学指导,将资源的利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进一步提升了土地资源管理能力,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采用节约集约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现实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实现管理内容的充分落实。首先,对土地资源的作用和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将其最大效益展现出来,能够达到节约利用的目的。其次,结合土地资源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合理开发与利用,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土地资源进行统筹管理,跟上项目开展节奏,保证土地资源利用与项目建设相匹配,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最后,通过对项目内容的改进和优化来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运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微观角度看,集约式的土地资源管理最直接的含义便是用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多的经济产出。而从宏观角度看,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是在广泛考虑各种因素,如从产业布局、用地项目行业、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增加土地资源的经济产出。在准确掌握土地节约与集约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使用的可持续管理,切实推进土地资源的健康、良性使用。
2.我国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2.1生态环境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土地资源普遍存在着土地因素恶化情况严重的问题。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的土地资源沙化以及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的破坏,而且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社会稳步发展的关键。
2.2城市建设用量上升较快
土地结构严重失衡问题,是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情况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使用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而工业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土地利用规模的不断增加,也就使得土地资源浪费情况更加的突出。
3.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与集约用地的开展路径
3.1土地集约利用技术的有效运用
社会在快速发展期间,土地资源管理方式也实现了更新与优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属于现代化管理方式,具有科学性特点,要想发挥其真正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实现多种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技术水平。在应用土地集约利用技术的过程中,要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有较多的人员能够掌握相关技术,能够正确认识到先进技术运用的积极影响,从而实现技术的推广运用,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关部门要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教育,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各项先进技术,还需要重视先进技术的传递,确保能够为各地区土地资管理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2实现各部门的有效互通,形成合力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到多方面内容,要想实现合理规划和配置则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进来。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得到合理分配,则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有效互通,形成合力,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进行责任的合理划分,让各部门、各机构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中,实现协同作业,共同承担集约化管理的责任与义务,让土地资源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控制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益,有利于各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加强科技建设,完善预警机制
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各项数据信息都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共享与传递,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可以提高规划配置的准确性。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对土地资源管理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可以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对全过程进行精准把控,确保土地资源可以得到高效利用。而且也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使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保证各项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便于项目工作的改进与优化。有关部门必须能够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从而引进优质项目,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利用科技手段还能够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行为进行监督,以免出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情况,提高整体的监控管理水平,能够对各类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处理。
3.4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
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与整个区域的经济、环境发展都有着密切关系,在实际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加强与各行业和各机构的联系,共同协商规划,从而制定科学、完善且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规划方案,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运用,促进整体的协调发展。管理部门要结合该地区土地资源现状和环境条件特征引进合适的建设项目,有侧重性地开发和使用当地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进步。当地人口规模、消费能力、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也是进行土地资源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土地资源规划要全面衡量当地各行业、产业的发展水平,把握好行业发展的频率和速度,科学安排土地资源使用频率,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土地资源,为下一步发展留有空间。地方管理部门需在准确掌握当地土地资源特点等情况的基础上,寻找和配置适合当地土地特点的项目,利用当地地理优势发展经济,或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弥补地理条件的不足,运用特色化的开发手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结语:土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由于受到人口基数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人均土地占比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此,相关工作仍然要不断深入研究,从而实现节约与集约化土地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创新,以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付首文,郭虔.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与集约用地的有效开展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9,(31):48.
[2]谢敏.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J].中国高新区,2018(0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