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简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薛飞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老厂分公司

摘要: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对于电力这一资源也有了更大的取用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水利水电领域的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旨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但在这一过程中,对各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阻碍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实况,探讨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并就如何规避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推进。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不利影响;保护策略探究
DOI:10.12721/ccn.2022.1571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无不彰显着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建造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如果未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落实绿色、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那么将会对我们所居住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制约人类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有关主体必须立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探索一条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破坏生态平衡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必然需要占用一定天然河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道及其周边的地质结构。一般情况下,该类型工程多建设于河床之上,因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河床的地下渠道,久而久之就会破坏原有生物的居住环境,极大地损害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1]。除此之外,水库在蓄水的过程中,受到太阳强光的照射,必然会出现比天然河道更高的温度,这就严重破坏和污染了一些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会改变不同水域的深度、流速以及含沙量。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将会对其所在区域生态平衡造成较大的挑战。

(二)引起河流污染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材料,以及后期迁至该工程附近的工厂所产生得废水、废气、废物,如果未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那么将会对河流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严重破坏原有动植物的栖息场所,甚至导致大量动植物的死亡。而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该区域气候及地质的影响来看,该类型工程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天气变化情况,不仅会极大提升降雨天出现的概率,影响此地的生产作业效率以及建设安全。同时也会因水库蓄水过多而受更大的荷载,久而久之就会对其周边的地质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

(三)占用土地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因其建设过程中所凸显的占地面积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河道及其周边较多的土地资源,如此一来,不仅会毁坏较大范围的林地以及农田,甚至还会占用一些人生活的民用建筑。一旦水库的水量超水位,就会对附近人民的生产生活埋下较大的洪涝隐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人民农业耕种以及日常活动的范围[2]。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功能,但是因其所在区域空气的高湿度,所以为细菌的繁殖与疾病的传播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对于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

总而言之,就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实况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广大人民生活质量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有关主体应当全面研究和深入探索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助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措施探究

(一)强化不同主体保护意识

人们常说: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所以要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落实保护环境的具体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强化不同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基于此,在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有关主体应当加大对建设人员及其周边人民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应当全面考量因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当深入工程现场,全面考量其周边的地质结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水文特征等要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确定施工的方法方案,为工程建设的持续、高质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与保障。

(二)建立健全协调发展规划

水利水电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其建设状况如何深刻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高低。基于此,有关主体大推进该类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系统、前瞻的目光来考虑问题,在其中有效融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机统一。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国家层面加大立法力度,明晰河流开发的具体要求与流程,从而有效限制各种无节制、不科学开发水资源的行为,从源头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3]。在此基础上,针对那些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且未对环境做出相应保护的主体,国家层面也需要加大惩处力度,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除此之外,在工程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有关单位或者是政府部门应当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具体要求,即以制度的形式,明晰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以及不同主体的责任与权限,避免出现权责的缺失或者是重复问题,从而将协调建设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

(三)完善周边人民迁移政策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必然会影响一部分人民的农业生产以及正常生活,所以在工程规划前期,必须要建立起一套科学、长效且高质的迁移政策,为当地人民提供较为稳定的生活场所。因而在工程规划前期,有关主体应当做好附近人民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该工程建设所蕴含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补偿与救助,从而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群众阻力。

(四)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根本价值在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从而助力广大人民生活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因而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有关主体应当预留部分的建设资金,作为日后工程投入使用的生态保护专项资金,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4]。在此基础上,各地政府也应当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要求,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建设力度,尽可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和谐、安逸的居住环境,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应当加大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其可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水平,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高低。基于此,有关主体应当从强化不同主体保护意识、建立健全协调发展规划、完善周边人民迁移政策以及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助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高质推进。

参考文献:

[1]王冰玉, 刘莉.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 科技与创新, 2016(20):31-32.

[2]谭文军.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22):00228-00228.

[3]廖旭, 谌巧红, 周进多.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 科研, 2016(8):00239-00239.

[4] 孙晓岩.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l2(1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