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论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张春雷

兰西县林业和草原局

摘要: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面对日益严重的林业病虫害问题,要想发挥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真正作用,则需要将这一技术内容融入到林业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加强种苗检疫,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从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出发,不断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降低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率,保障林木质量。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生态平衡
DOI:10.12721/ccn.2022.15713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林业病虫害对树木的生长的危害性比较大,若没有进行有效防治则容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也会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是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中需要加强重视的一项工作。应重视现代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提升防治水平和生态效益,加强对这项防治技术的研究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价值

这一防治技术的生态价值比较高,林业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有些地区为了促进树木快速生长发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会采用施加较多肥料和化学农药的方式,虽然可以提高树木生产效益,但是长时间使用这种方法会对土壤环境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使其出现养分流失或者板结的情况,不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的同时降低各类病虫害问题的发生率,有利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另外,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合理运用也可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通过对每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可控制肥料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减少这方面成本上的投入,而且能够在防控病虫害的同时提高树木生长质量,从而提升了林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2.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2.1科学育苗

幼苗生长阶段其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病虫害感染问题,所以做好育苗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将无公害防治技术与育苗技术相结合,对于苗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要进行严格管控,提升种子的抵御能力,降低各方面因素对其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在育苗阶段要根据苗木的实际生长需要实现土壤中营养物质合理施加,保证苗木中各类元素摄入量充足,这是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对于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也要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及时消除细菌和病菌,对于各类异常情况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实现对病虫害问题的尽早控制。

2.2造林管理

营林造林工作在开展之前需要对种植区域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在该区域生长的树种,要做到适地适树,保证整个工作流程的规范合理。由于纯种林的抗病虫能力比较低,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会根据每种树木的生长特性采用混交种植的方式,一般会在同一区域内种植2种及2种以上的树木,不但可以促进林区的多样性发展,实现稳定生态系统的合理构建,也可以强化整个林区的抗病能力,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通常会选择抗性强和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的树种,优先考虑本地树种,这类树种的造林成活率比较高。

2.3种苗检疫

苗木种植之前还需要做好种苗检疫工作,了解每种树种的健康程度,确定是否存在受病情况,这是关系到后续树木生长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树木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林业管理人员要能够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按照相关流程和要求标准实现种苗检疫工作的规范开展,选择抗病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强的种苗,以此实现对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控制,保障树木的生长条件良好。

2.4加强林木管理与养护

苗木种植期间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措施,实现整个流程的科学管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有关工作人员要根据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和浇水管理,及时清理林区内的杂草,将受病虫害的枝叶清除干净,对病叶、病枝、病果等进行集中焚烧,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蔓延。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林木的日常管理,防止牲畜和人破坏林间环境,尤其是要注意杜绝发生乱砍滥伐现象,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防止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

2.5监测预报

林业病虫害预测预报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病虫害的种类比较多,但是每种病虫害都有着独特的发病规律,故而,掌握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构建完善的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制定完善的巡检制度,要求林业管理人员定期对林区树木的生长状况、土壤、气象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统计;加强林业管理人员与气象监测站的合作,保证林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气候和天气的变化信息,并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一旦发现林区发生病虫害或病虫害隐患,林业管理人员要及时采取隔离或有效的治理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现象的蔓延和扩散。

2.6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林业病虫害防治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防治手段,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量,以满足无公害防治的要求。在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应该充分发挥生物防治技术的作用,即引进病虫的天敌来遏制病虫害,如山雀、喜鹊、麻雀、啄木鸟等益鸟,通过在林区内搭建鸟巢,吸引更多的益鸟进入林区,提高林区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还可引进病虫的微生物天敌,及时将病虫害消灭。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林区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加强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措施:人工机械捕杀,即通过人工的方式捕杀害虫,如人工捕杀成虫、人工抹卵、鼠夹捕鼠等,还可以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来诱杀害虫,然后再集中消灭,利用糖酒醋溶液诱杀地老虎、黏虫等害虫;阻隔,可以通过涂药、涂胶、树干刷白、围扎塑料薄膜等方式阻隔害虫上树。

综上所述,营林方式不科学、天然林比例较低是当前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而言,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做好育苗管理工作、科学造林、加强种苗的检疫与林业管理养护、建立完善的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以推动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阵.浅谈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1.

[2]胡洛之.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