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李新虎 雷紫阳 戴逸丰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 在当前医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来提升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满足医学教育的需要。在生物化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化学结构与空间结构,而教材上绘制的往往是平面式的黑白图形,这样学生们常常理解不了,对相关的重点知识也就无法准确的掌握。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将形象的教具引入课堂,这样使得学生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对复杂的结构掌握其特性时也就变得轻松容易了。
关键词: 生物化学;医学教育;重要性
DOI:10.12721/ccn.2021.1571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自觉、认真地学习一种教学措施,此种教学措施被称为启发式教学法。之前的教学方法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和了解不够充分,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所以,启发式教学法是由之前的教学方法逐渐演变而来的,同时,在实际教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并获得了一定成果。以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为例,临床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各个科室工作,所以,在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时,学生不仅要清楚人体代谢的性质。另外,对于新陈代谢所造成的疾病和生物化学上相应的核心理论以及治疔方法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运用灵活、生动的方法对于难以理解的诱发疾病的原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掌握医学知识理论,还能够让学生对疾病产生的原因有清晰的了解。

启发式教学是在之前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又给予创新的教学法,分析、探讨理论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开发思维,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掌握的启发方法。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对于事物间的关联以及差异掌握得更加牢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相应的对策分析

2.1及时地更新教材内容

截至目前,生物化学的相关教材的版本相对较少,且其更新也较慢,所以,要鼓励编写者及时地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并要督促生化课教师及时地更新教学方案,避免一味地套用传统教材,要及时地依据教材更新的内容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在讲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基因组、肿瘤标志物、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基因的诊治等重要内容时,要注意联系临床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也能够为学生顺利地过渡至临床见习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2.2统一教学大纲

截至目前,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的课时数不尽相同,这一课程所占据的地位也不相同,表现为一些学校将生物化学课程作为考査课,而另一些学校则将这一课程作为基础课。所以,要及时地设置统一的课时标准,配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安排医学院校中的生物化学课程的课时数、教材等内容,以及时地规范医学院校中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提升其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2.3重视学生反馈并开展集体备课

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反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率,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会,并鼓励教师积极地发言和讨论,交流自己在生物化学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针对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积极地讨论并提岀相应的改革方案,以确保教师能够互相借鉴、相互学习,提高生物化学课的教学效率。

2.4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化学教师平时备课时要注重病例的收集和疾病相关生化知识的积累,多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实现生化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统一。另外,要充分利用来自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师临床知识丰富的特点,采取集体备课、钻研教材、互通有无等方式达到优势互补。

2.5加强生物化学知识和临床相关疾病知识的联系

深入地开展医学基础课教学改革,要在引导学生充分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联系临床医学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联系临床,比如,教师在讲解高血氨、氨中毒等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地扩展到假神经递质学说,同时也可以联系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适时地融入胺、硫醇、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等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引入还原酶与他汀类调脂药的作用机理等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觉地将生物化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地维持学生对于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这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生物化学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3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课程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教学,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起来比较被动,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直观性和自主性。为了真正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经调整后,现在教学过程中,除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增加了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既满足了多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需要,又使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效果大大提升。现在,通过直观演示法和现场教学法的实施,学生们可以在听老师讲解的同时,明确实验项目中每一个环节的存在意义和操作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果有了提前的了解,这样他们自己再去操作,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吴娟娟.朱蕙霞,翟旭光,等.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体会与改革方法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5(8):1248-1250.

⑵陈广通.翟旭光,吴娟娟,等.探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4(2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