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环境监测的作用及环保措施分析

​张惠钧

铁煤集团后勤服务保障中心,辽宁省调兵山市,112700

摘要: 现阶段,为了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技术人员要深入工作实际,科学地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开展环境监测研究,利于提高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能制定更加完善的环境保护方案,从而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为良好生态环境构建提供有效保证。通过本文分析,总结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分析了具体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 环境监测;作用;环保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过程,应提高对于环境监测的认识。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能力,进一步构建高效的环境监测体系,不断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的概述

环境监测指的是环境机构利用特殊的仪器设备,依照特定的环境和区域问题,对环境影响因素展开评价和监测的过程,以此来反映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的程度。依照环境指标内容的不同类型,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化学、物理和生态三种监测指标,均是环境执法监督和科学环境管理的基础要素,也是开展社会性生态保护环境项目的主要节点。环境监测本身需要依靠对环境质量的变化要素来开展质量数据的监测,并针对主要的环境问题开展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和服务工作。

从监测对象上来看,环境可分为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和环境受污染成分等方面。从监测方式上又可以采取非间断性和间断性两种形式,分别监测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和成分,从测试受污染的程度,来开展基于实际测定结果的环境评定事项,以此来评估监测污染物对周围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连续性监测通常被利用水和大气污染的监测过程,一般情况下还会使用遥感类监测。而监测手段海可以被划分为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其中化学监测用于直接测定污染物的数量、浓度和成分,生物监测则会通过监测敏感性生物的环境变化来充分展现受污染环境的破坏程度。

2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分析

2.1有利于确定环境治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通常治理环境的时候基本无法挖掘到环境污染的实质原因的,所以治理过程中通常非常盲目,一般到发现环境问题的根本要素的时候,环境污染基本已经非常严重且产生了无法挽回的结局。因此在开展治理环境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监测先行,评价为准的一般原则,通过监测和评价多样化的环境氛围来确立治理方向,以避免有价值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够帮助民众了解环境的真实样貌。针对目前我国积极关注的水、土壤和大气等三大环境治理和监测板块,一定要依照针对性治理和对症下药的原则,通过评价手段及合理的监测方法制定相关的环保规划,明确和建立治理方向及目标,提供原素材来建立指标、体系和标准。

2.2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开展的科学依据

环境发展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越来越不平衡,最关键的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快速准确的开展工作,促使经济建设与生态发展之间能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平衡的失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不仅仅要更好地恢复已经被污染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尽量避免日后的生产活动再污染环境,而不是单纯恢复治理后就一劳永逸,要尽可能有意识地降低环境给人们造成的破坏,以杜绝环境破坏危害人们的健康和工作生活。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地地域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关保护条例要求逐步分析,并以当地污染环境的情况为指标,不断了解污染物的发展动向和及时情况,通过一定的环境测评发展探究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化,并提供相关的环境治理工作依据,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和污染问题控制的平衡方法。例如针对噪声污染,可以通过分析频谱、监测分贝噪音等控制行为,结合本地的实际噪音情况,制定噪声污染问题解决方案。

2.3环境监测可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随着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工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频发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假使相关保护环境部门没有积极正确处理好环境污染突发情况,便会更加剧污染状况的恶化,从而增加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一旦没有正确解读正在发生的强污染事件,也会加剧促进环境污染程度。因此通过有效开展监测工作,才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无法事件发生的范围和变化趋势,环保部门才能够及时根据情况进行应急处理,确保保护环境工作的准确和科学开展。

2.4有利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在开展环境监测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监测整个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剖析当下我国生态环境的局势,可以从微观监测逐渐变换到宏观监测,环评工作也逐渐由生态管理评价发展到生态危害,提升了正规化管理幻波监测工作的水准。只有做好环境监测事项,才能促使环境监测部门及时掌控多样化的生态污染情况,针对具体形式作出环境质量整改,保障生态系统能够平衡稳定的发展。

3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措施

3.1推进环境监测结构垂直管理改革

环境监测工作也需要及时与现代接轨,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改革,推动和促进环境监测结构的垂直管理,由上层省级监测结构负责,同时加强环境考核,通过垂直管理环境结构促进监测机构的进步,并在监测行为中主动更新和创造更多与环境保护相关联的科技与理念,提高监管力度的同时,推动环境监测机构发展和改革的进程,实现自然与人类的长久平衡发展。

3.2完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目前突发性的污染事件频发,处理起来所需时长更长,是由于环境监测的预警功能不够完善,因此要积极对监管体制下手,从实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推动环境监测工作。对于那些长期诟病的部分更需要环保人员重点对待,仔细应对,切忌放松和马虎,确保准确处理,才能推断出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并做好处理方案和治理预防工作。

3.3加强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创新

目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主攻的科技改革就在创新上。不前进就是后退,因此要鼓励相关环境监测机构勇于不断创新,各方面都要及时掌控第一手环境保护资料,结合技术,充分做到不多事,不费事。要促使环境监测工作朝着精准化、全面化的进度发展,比以往更加快捷、简单、方便,不要局限于固定的监测氛围,而要真正具备全方位监测的处理能力,并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生态监测任务。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确保技术监测的实效性,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治理事件,要在污染发生之前就要及时做好预警,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积极创新。

3.4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以先进的监测技术作为提升环境监测水平的支撑,在日常环境监测过程中,各监测部门要根据各个类型监测人员开展不断优化培养工作,及时制定提出针对性培养方案,综合培养他们的实验室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环境监测技术,致力于培养出专业性较强的环境监测团体。同时要根据实际岗位需求来培养技术人员,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提升相关技术人员在监测方法、监测知识以及监测设备使用上的熟练程度,同时还需要培养相关人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保证及时有效投入到日常环境监测工作,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实际,探索了科学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作用,总结了具体的环境保护对策。希望分析能提高实践研究水平,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宋佳宇.环境检测的作用及环保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4):187+189.

[2]史月镇.环境监测在生态环保中的作用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4):31.

[3]孟庆刚,王洪涛.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8):69+71.

[4]李君钗.关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2):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