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探讨

李丽丽1 董英莉2 于宗灵3(通讯作者)

1.黑河市逊克生态环境局;2.3.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摘要: 数据准确性是环境监测实验室运行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因此要对实验室分析过程进行高强度管理,提高其数据分析水平。实验室工作人员一方面要确保仪器仪表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确保实验室得到的分析数据准确可靠,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做好整体铺垫。
关键词: 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3.1572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环境监测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监测环境质量的各大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从多个角度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据可依。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是按照“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顺序开展分析工作的,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本文对数据分析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帮助环境监测实验室改善监测效果,提高运行效率。

1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对环境监测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特别是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提出了人才体系搭建战略,极大提升了其工作效率。但是受限于环境监测工作复杂性的问题,实验室的一些分析结果依然会受到运作问题的影响导致质量偏低。例如影响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主要问题有,实验室的人力资源配置不齐且工作分配缺乏科学性,使得一些工作的开展出现了重复进行或者存在疏漏的现象。另外,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在我国成立时间较短,且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使得实验室的工作开展缺乏科学有效的制度约束,人员方面也存在综合素质不高,专业能力较差的问题,对于实验室的分析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的制约性。

1.2未合理使用实验仪器

影响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能力及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实验室仪器的质量问题是其中之一。在研究人员进行环境监测分析时,若是使用了不合理的监测仪器或者选用的仪器不合格,存在质量风险,这样得出的分析结果也会存在严重偏差,制约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提升。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来讲,能够造成仪器异常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在进行实验分析前,没有能实现分析质量要求的仪器设备,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输出。此外,实验室的仪器采购流程缺乏规范性,很多仪器在采购之前没有进行相应嗯质量检测,使得实验室仪器的不合格率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实验数据获取的效率,同时也无法保证结果数据的准确性,极大制约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提升。

2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质量方法

2.1样品采集工作要点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问题的还有样品采样的质量高低,在监测过程中应当根据相关的管理标准开展样品采样工作,为实验室监测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做好数据支撑。因此要求实验室在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之前进行具体分析,提前选定最优样品采集点,保证采样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采样之前还要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与检查,并对采样记录作如实填写。等到采样工作顺利结束之后,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保证样品数据运输及存储的稳定,从而保证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避免因样品出现损坏而导致分析结果偏差,影响实验室的整体工作效率及质量。

2.2严格把控分析误差

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工作的质量会受到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都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尽可能减小实验室分析结果的误差,一方面要全程监督实验室分析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实验质量及安全意识,要明确每位工作人员各自的职责,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有效避免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发生,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要加强对实验室分析过程的监管,要将监管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不能流于形式,要确保所有的工作行为都符合标准及规范,要将采样及分析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全面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分析效率和质量。此外,工作人员要重点关注一些数据分析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及时校准相关数据,让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能更高效的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2.3加强对实验室运行的监督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运行情况进行重点监督管理,以此达到提高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目的,为后续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首先,要确保实验前准备工作做到位,采集样品、存储及运输样品都是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的,否则就会容易出现样品污染的情况,从而对最终的实验分析结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其次,要严格按照管理规范管理监督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内部工作,要对样品检测及分析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符合要求,从而能更好的进行环境监测保护工作。

2.4规范化管理标准溶液

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环节就是实验室分析,而标准溶液的使用则影响实验室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标准溶液,以此保证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环境监测实验室要规范化管理标准样品及溶液,尤其是标签管理,工作人员要对标准溶液的使用规范清楚掌握,尽可能规避标准容易使用错误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实验室的分析质量。另外,工作人员可通过开展多次、反复的实验分析减少数据误差,让最终的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准确,从而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率。如,在利用化学需氧量自动检测器对环境污染源进行监测时,可多次操作该仪器得到多组数据,然后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果监测样品的实际化学需氧量不高于30 mg/L时,要求实验误差要在5 mg/L之内,因此工作人员要选择低于样品浓度的标准样品开展分析工作。

3结语

经前文分析可知,要想确保环境监测实验室数据分析结果足够精准,就要加强对实验室分析工作的质量管理,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水平的提高不仅要落实各质量控制要点,还要制定科学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监督实验室的数据分析工作,对于会对实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要重点关注,并第一时间采取妥善的解决措施,以此有效提高实验室的整体分析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姝阳, 宋卫卫, 李旋,等. 探讨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 清洗世界, 2022, 38(9):3.

[2]赵刚. 实验室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的应用[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三)[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68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