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创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林艺秋 陈巧燕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 福建泉州,362400

摘要: 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电力企业要想提高其发展的速度,应对以往的模式进行创新,保证电力能源不断增长的同时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正在加大电力营销营销工作的投入力度,使营销管理具备的监管能力不断增强,有助于电力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加大创新力度的投入,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创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4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十四五”以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营销管理模式逐步从生产经营到市场经营、从粗放型经营到精益型经营转变,电力公司的营销服务能力和水平、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

1电力市场改革对电力营销管理的影响

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电力营销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本质上,电力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垄断市场转型为自由竞争市场,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表现。但从电力企业自身出发,电力市场改革对其营销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在环境保护政策推广实行的背景下,对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电力能源的营销力度加强。在售电侧放开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等业务发生变化的形势下,电力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为加强营销管理,逐渐引进了以互联网与市场竞争为中心的电力营销服务机制,转变单一服务形式,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扩大经济效益。

2创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2.1断创新电力营销理念

在电力部门的日常运营过程中,通过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合理开展,能够实现对相应工作成果的合理分析,这有助于不断创新电力部门的营销工作。与此同时,通过不断重视和强化电力营销稽查工作,能够确保内部和外部的稽查做到有机统一,使得电力营销工作更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除此之外,在电力部门的营销工作中,难免会因各种因素而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就可以采用电力营销稽查的方式,来对工作进行创新,确保工作科学开展,使得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由此可见,通过开展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不仅能够对电力营销工作实现有效的监督,也能显著提升电力营销效率,为电力营销工作理念注入了创新活力。

2.2 营销管理要立足以人民为中心

营销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持续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和便捷程度,提高服务品质,推动电力服务从“有没有”“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电力保障,提升用电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用能需求奠定坚实基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强化政企联动,与发改、经信等部门在行政联合审批、服务渠道和信息数据共享等方面深入合作。推行“阳光业扩”,优化“互联网+营销”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迭代“网上国网”APP功能应用,实现“网上办”“指尖办”“无证办”“刷脸办”“联动办”,促进经营质效和服务质效双提升。

2.3合理确定电价

电力企业经营发展中,为解决电费电价营销管理中多种问题,必须合理确定电价。第一,政府部门应转变以往利用传统方式单方面制定电价的定价模式,重视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掌握更多企业数据信息,保证电价制定合理性。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中的作用,通过电力企业获取市场行情,并结合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来制定电价,防止发生电力企业电价制定与市场需求脱节状况,确保电价制定的合理性。第二,为保证电价制定的合理性,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电力企业落实对电力市场各种相关信息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并与企业合作成立市场部门,主要调查和研究电力市场情况。企业市场部应对电力市场中用户需求、市场反馈等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每月汇总与分析,及时将相关数据信息上报政府和电力企业领导部门,为进行电费电价分析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电价。第三,提供企业优惠电价。不同于普通消费者,工业企业在电能消耗方面极为巨大,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客户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部门应在大数据支持下,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为电力企业争取更多此类用户群体,依托数据分析服务客户。在电价制定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结合工业企业实际用电量以及电力企业发电成本,在保证电力企业足够利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电价,并为企业用户提供最优电价,以此提升用电企业经济效益。

2.4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在电费方面,严格精准落实国家降低电价要求,落实地区相关电力费用补贴政策,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范围,同时,聚焦供区内的亏损企业和重点企业,通过“一企一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上门入户走进企业宣贯相关优惠政策,对符合政策要求的企业第一时间办理相关业务、申请相关优惠,实现到户电价同比继续下降。政府政策方面,建议政府联合开展转供电加价行为治理,实现园区电费、管理费分离,切实维护转供电客户利益,降低企业电价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响应直购电政策,充分利用地区丰富的水电资源富余电能量、留存电能量、居民丰水期电能替代及丰水期谷段弃水交易,引导用能企业主动开展电能替代,将大型商业企业纳入直接交易范围,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2.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建设

在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供电企业为实现更好地发展,需要遵循一定规律,若违背规律会受到一定惩罚,甚至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中,需要兼顾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将相应规则和要求融入到生产环节中。目前,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管理工作开始进入到网络化时代。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立供电企业内部网络,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而在供电企业管理中,为进一步加强对内部财务状况的了解,利用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可将整个生产经营环节涉及的相关信息体现在计算设备上,甚至实现自动化信息处理和管理。同时,对于部分人力管理中难以发现的问题,利用计算设备进行分析,也可及时有效处理,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6规范精细化管理流程

为有效应对电力市场改革对电力营销的挑战,电力企业需规范精细化管理流程。通常情况下,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需结合电力监管部门的相关信息,充分掌握电力用户的各种诉求,从而对营销管理工作进行细分,提高电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因此,在电力企业中合理利用流程驱动业务管理模式,结合电力营销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电力用户服务功能以及管理程序,完善协调机制,有利于简化电力营销业务流程。营销管理人员要确定和兼顾业务总进度及分进度目标,明确营销关键环节,保障电力营销工作顺利开展,推进业务纵向和横向转换,准确管理营销要点,提高企业的营销绩效和收益。

结语

电力部门要想更好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和需求,就必须提高对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规范,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对于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则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现有的工作体系,从而有效提升电力营销工作水平,确保电力部门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瑞旭.关于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管理方法的思考[J].通讯世界,2019,26(12):198-199.

[2]柳钰琪,郝明辉.电力营销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4):144-145.

[3]阮鑫,阮洁,杨剑,吴慧.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与实施措施的探究[J].农电管理,2020,20(1):56-57.

[4]谭伟聪,黄嘉健,任龙霞.基于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价及电费风险控制研究[J].新型工业化,2021,11(5):197-198.

[5]黄嘉健,任龙霞,谭伟聪.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智能化模式探析[J].新型工业化,2021,11(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