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运用

刘晓男

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122000

摘要: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环保理念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有了足够的重视,而对于我国来说,相关技术的日益精进,现代化理念的融入,使我国的生态逐渐得到了恢复和治理。而对于水环境来说,其借助了相应的检测技术手段,来实现质量的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城镇化的发展,相关的工程建设,使得一些地区仍然存在污染场地治理的不达标,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所以对于相关人员来说,应通过重视程度的提高,技术的有效运用,来实现从根源上的有效解决。基于此,本文以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的含义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步骤,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相关的技术要求,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帮助性的建议。
关键词: 污染场地;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运用
DOI:10.12721/ccn.2023.1572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为了优化水环境,恢复我国自然生态的原本面貌,就应最大程度地降低污染场地所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进而借助水文方面的地质勘察,客观地评估以及技术要点的把握,来更好的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系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进而通过提高污染场地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的相关要求,来形成综合的治理模式,从而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能实现该领域的良性发展[1-2]

1.污染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的含义

与传统的水文地质勘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阶段所实行的污染场地环境的水文地质勘察,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地下水的质量以及污染场地中土壤现状方面的勘察上,进而通过对该场地污染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提出相应的治理和修复计划,以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对污染场地的勘察主要是借助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以及对污染场地种类,区域的科学划分和类型统计,来实现更为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进而通过采样分析和布点设置,来进一步明确场地的污染情况。

2.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步骤

2.1污染确认阶段

首先,相关人员应在立足于对污染场地实际考察的基础上,借助互动交流的加强,来了解污染场地的历史以及目前的状况,进而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来实现数据信息的获取和整理。其次,在此过程中,应借助工作经验的积极调动以及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来对污染场地是否能继续使用进行科学判断。

2.2污染分析阶段

在确认阶段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要对污染场地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在立足于采样地的基础上,来证明其是否存在污染现象,进而借助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推进,来实现科学地分工,精细化的管理,以借此来明确该污染场地的污染种类,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有效识别。

2.3污染评估阶段

做好上面两个阶段的工作之后,最后一个则是污染评估阶段。而在该阶段下,有关部门应在立足于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污染场地的结构以及该地区的人口结构,来进行风险方面的分析,进而通过对污染程度的明确,来实现长远性的科学预测。

3.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要求

3.1勘察点布置及深度要求

在污染确认这一阶段进行相应的勘察工作时,相关人员应找准污染的重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布控,而在此过程中所设置的污染探测点应在三个以上,以借此来更好地明确该场地的污染情况,并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判断。与此同时,在相对应的场地内,还需要设置地下水的测井,而位置通常是地下水和相关污染区域的内部,同样测井的数量也要在三个以上。在实际的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判断加密布点这样的方式,来确保实际的工作效率。因为该方法的适用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污染分布范围大还是分布范围小的场地,都能得到很好地适用。而网格点布控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场地的实际面积,另一个则是污染源的数量。而第一层的含水层,不管是层间水还是承压水,都可以在立足于地下水检测井的基础上来对土壤的钻孔深度进行确定,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需要建井,那么就要控制好土壤采集样本的深度,通常是不超过第一层隔水层的。

3.2采样要求

在对不同性质土层样品数目进行保证时,就说明污染土层中已经出现了垂直变异较大的问题,那么这时对于污染场地来说,在进行地下水的检测工作时,整个检测的目标和对象应是第一层含水层,这是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污染的就是第一层含水层。而如果检测的对象是第二层含水层,并且其已经存在了污染情况,那么就需要借助地下水检测组井的有效布置,来对地下一层,二层同时进行的检验。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其对采样技术的要求更高,所以对于相关人员的经验、技术等方面的考验也是非常大的。而如果采集到的样本并不符合相关的要求和规定,那么无疑会影响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3.3样品采集

在对土壤进行采集时,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并且在此过程中借助相应的采样技术,比如机械钻探采样技术,来为其保驾护航。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土壤类型和土壤中的污染物类型并不一致,那么在进行采样工作时,还需要借助不同的土壤采样器,并且还应做好该设备的清理工作,以避免样品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对污染物分析的样品进行采集应用时,应将其放到相对应的台布上,并做好杂质的清理工作,然后分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进而在立足于相关的检测指标的基础上,来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而在进行样品收纳时,切忌将土壤样品暴露在空气中。

3.4样品保管

在进行样品的采集工作时,还需要密切留意温度,因为如果温度过高,相关人员在进行样品保存时就需要将其冷藏,而通常情况下,温度的界限是20度。所以这时相关人员就需要提前准备好蓝冰,以保障完成采集工作之后,能将其立即放入装有蓝冰的保温箱里。而不管是进行样品的搬运还是运输,都要应用到冷藏保温箱,而且一定要在此过程中把控好运输的时间,切记不能超过样品的保存时间。而在保存样品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做好密封处理。

4.结语

在对污染场地进行相应地治理和修复时,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会为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从而通过对地质、水质情况的全面了解以及客观的风险评估,来明确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而为相关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科学依据[3]。

参考文献

[1]王朋超.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要求及应用探讨[J].中国氯碱,2020(4):45-47.

[2]谭琳.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分析[J].内江科技,2020,41(3):15,17.

[3]田立清.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作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1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