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研究

段俊玲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四中学,253500

摘要: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初中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创新。对于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而言,兴趣至关重要,其既影响着初中生地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也影响着初中生未来对地理的深入学习程度。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兴趣,选择趣味性教学尤为必要。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地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趣味性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学好地理。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
DOI:10.12721/ccn.2022.1570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当前的学科教育中,创新教育是一大亮点,也是对所有教师提出的新挑战。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可以依托趣味性创新教学,如借助网络资源教学课程,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游戏情境活跃气氛等,既可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1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运用的意义

1.1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在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随处可见。由此可知,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地理这一门学科,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生活,实现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地理学习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与生活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地理学习更好的指引生活,在此基础上更加愿意学习地理,学好地理,从而更好的生活。

1.2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和运用能力

对于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而言,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教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握教学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升,保障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明确学生的所思所想,寻找相应的素材融入到地理教学中,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学好地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程中所学的地理知识,自发地对地理教学的内容进行扩展,不断探索生活中和学习中的新事物,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

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研究

2.1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创造趣味课堂氛围

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中的部分知识难度相对较高,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导致部分学生逐渐对地理学科学习产生了固有认知,渐渐失去了持续探索的热情。对此,教师应当及时的采取趣味教学法对学生加以引导,并且结合现代化教学工具将抽象化的地理知识以较为生动和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和探索地理知识,从中获得更为独到的见解,并且逐渐培养出探索精神,以更为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参与到今后的地理课堂学习中,让趣味性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长期应用,发挥更大的价值。例如:在学习《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模拟“海陆的变迁”的过程,有效地降低学习地理知识的门槛,让学生可以较为直观的了解“海陆的变迁”的特点,掌握板块运动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的相关联系。而后,教师需要依据视频内容向学生提出崭新的问题,并且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获得问题的答案,创造趣味性课堂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生持续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实现趣味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创造出更多的良性影响力。

2.2以游戏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而对于较为刻板化的教学模式则存在着较强的抵触心理,这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了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是扰乱课堂秩序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地理学科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对此,教师应当及时地进行教学形式和方案上的改进,通过引入趣味教学法的方式进行游戏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例如:在学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课时,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详细地讲解这一课的知识,并且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基本知识讲解结束后,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实际学习能力等,将学生科学合理分成几个小组,保障每一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而后设置相应的问题,如:“城市和乡村在居住上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性?”等,组织学生参与“闯关”类游戏,让学生通过回答并积分的形式参与其中,营造出竞争的氛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小组荣誉感的驱使下积极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并且实现对学生潜在力量的有效激发,使学生可以在极具趣味性的地理课堂中取得更大的收获,实现趣味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3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使初中地理趣味教学质量能不断地提高,教师还需要在育人模式上下功夫。例如,教师在教学“地球的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可自制教具,直观展示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思考、地球运动的特点,联系实际说一说因为地球公转与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假如地球不自转?或者不公转?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营造健康的探究氛围。同时在教具、生活现象讨论、大胆猜测中助力学生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趣味自学积极性,疏通学生求知渠道,继而在探究式教学、生活化教学环境下助力趣味教学活动升华,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能起于兴趣、终于能力。再如,教师在教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可采用“信息化+趣味性教学”,事先准备好非洲大草原的动物迁徙、非洲鼓表演、非洲土著部落等学生感兴趣且能让学生了解非洲的视频资料,而后给学生时间,通过总结、归纳视频内容说一说非洲的气候、位置、地形等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思维导图,将经济快速发展、黑种人的故乡视为关键词引导学生回忆视频与所学内容予以填充,达到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并强化综合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素养的目的。与教师直接进行课后提问的育人方式相比,思维导图显然更加有趣,能吸引学生调动发散思维,助其理顺学习思路,加深知识印象,提高学习效率,继而使趣味性地理教学达到更优的效果。

2.4增加课堂趣味,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中学地理课上,很多同学都把地理看成是一门副学科,学好与否都没关系。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化被动学为主动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出发点,有了兴趣,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和联想得到很好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像演员一样走进教材,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共鸣,让师生都能感受到课本的意境。

结语

简而言之,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对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到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重新审视初中地理教育,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对初中地理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创造出更多的优质教学成果。为使“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法”能真正发挥作用,教师要依托教材引入趣味元素,要以导学作为出发点,将学生视为趣味性教学主体,在此基础上推行知识性原则及渗透性原则,使地理趣味教学更高效。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还需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更为创新的趣味性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自省,继而在实现初中地理趣味教学目标的同时助力学生增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素质,使初中地理趣味教学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顾雅娟.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有效开展趣味教学[J].新课程,2020(41):149.

[2]支慧彦.让趣味与初中地理教学同行[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12):77-78.

[3]黄成志.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增效减负”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