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二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城市管网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压缩。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总长超过105万km,其中进入老化管网约17万公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探索城市燃气管道管理的新情况,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有序地进行隐患治理,以提升城市燃气管道的安全系数,坚持全面排查,综合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管道周围存在着三沟两井等封闭空间,常常分属于不同的产权人或监管机构,使得管道周围的安全隐患处理更加困难。
1.城镇燃气管道的常见隐患问题
1.1.管道老化问题显著
城镇燃气管道按其运行周期和建成时间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平稳期和老龄期。燃气管道失效的可能性随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城镇燃气管道在运营初期,如果设计、选材、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问题,就会在运行初期不断暴露,此时的管道失效率比较高。随着管道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输气管道也逐渐进入了平稳期。城市燃气管道老化导致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材料老化、管壁腐蚀和磨损严重,容易导致燃气泄漏。我国目前的城市燃气管道是在2005年左右建成的,这些管道已经逐渐进入了老化的运行状态,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管道的维护,严格控制由于老化而引起的管道故障等问题。
1.2.管道规划布局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面结构与地下管道之间缺乏系统统筹,管道与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一些地区在城市高层建筑规划中没有考虑地下燃气管道的建设问题,也没有考虑当地燃气管道的规划能否满足建设条件,从而导致城市燃气管网设计不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由于燃气管道与周围人群聚集的距离过近,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危害,其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也将进一步扩大。
1.3.施工不合理、不规范
城镇燃气管道大多位于地下或楼外,如果施工不当、不规范,就有可能造成燃气管道的损坏。据《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指出,在已查明原因的管道事故(如2021年248起)中,由第三方工程造成的管道泄漏和爆炸事故占81.5%。由此可以看出,周边其他项目建设的不合理,将对城镇燃气管道的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比如,第三方工程没有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和野蛮施工现象。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计图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如燃气管道实际位置与设计图或地下管道图上标注的位置不一致,而燃气管道缺少重要标识或标识损毁等问题,使得在施工过程中,第三方误挖燃气管道从而引发事故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2.城镇燃气管道的隐患治理策略
2.1.建立长效隐患治理机制
第一,完善责任制度,对燃气管道隐患治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完善,保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燃气管道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和燃气管道隐患治理工作之间的紧密关系,充分提高企业内部对燃气管道隐患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内部责任制进行了优化,保证了对安全隐患的治理效果能够真正地落实到个人,“大隐患限期整改,重特大隐患短时间整改到位”,把燃气管道隐患治理工作当作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看待。
第二,要建立一套定期检查和定期治理燃气管道的内部隐患的制度,从基层开始,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保证基层工作人员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隐患治理工作,使管道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成为一种常态,并根据各个地区的燃气管道的实际情况,建立定期的反馈机制,使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和成果反馈成为一种工作习惯。
2.2.有序执行燃气管道安全状况评估
燃气管道大多位于地下,位置比较隐蔽,如果有什么问题,很难发现。要定期对燃气管道进行安全状态评估,最大限度地对整个管道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做到不漏检、不漏查。在管道本身的构造上,应充分考虑现行的人性化管道的设计、规划、施工和运营工艺是否规范,管道内有无老化、腐蚀或其他质量缺陷;在室外环境中,重点分析了管道所处的自然条件,周围的其他市政管道,以及有没有被第三方建筑物占用的燃气管道等。定期对管道进行评价,对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管道进行更换或改造,以消除管道的外在危险。
2.3.针对性的隐患治理措施
2.3.1.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强。如果不加以治理,后果往往很严重。针对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策略,首先要准确辨识可能对燃气管道安全运行造成威胁的地质灾害危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辨识策略和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紧急情况演习。其次,进行管道布置规划时,应事先调查周边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将管道敷设在易发生滑坡、塌方的地段。如果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在这种高风险地区铺设管道,那么就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采用柔性结构或者柔性材料来建造排水系统,同时在低凹区域设置足够数量的排水槽或防冲墙。第四,在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燃气管道巡视和隐患检查频次应高于一般地区。
2.3.2.管道腐蚀
城镇燃气管道埋地方式主要有没地式和地沟式两种,由于管道直接与土壤接触,必然会受到土壤腐蚀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受到城市地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为防止管道腐蚀,治理管道腐蚀隐患,要求施工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非开挖性检测,分析防腐层的破损部位,及时修复。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升级后的阴极保护设备和检测方法,既能检查当前防腐涂层的破损状况,又能探测到土壤杂散电流,强化阴极保护效果。此外,还可对高腐蚀风险点进行有效保护和整体检测,对进出套管施加保护,并完成对高速转换接头的定期检测。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出现的老化腐蚀问题,进行定量评价,尽早完成管道更新和管道更新,以解决管道腐蚀隐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燃气管道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工程,而是一个长期性、特殊性和动态性的系统工程。要全面完成城镇燃气管道隐患治理工作,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让燃气管道隐患治理制度化和常态化,同时也需要工作人员对燃气管道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安全评估。最后,针对不同的隐患内容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才能对问题进行适当的解决,从而解决城镇燃气管网存在的问题,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易凡,任小林,田云祥.城镇燃气管道隐患分析与治理措施[J].石油管材与仪器,2023,9(04):97-100.
[2]徐建军,石巍.城镇燃气管道事故原因分析及建议[J].大众标准化,2022,(04):75-77.
[3]安喆.城镇燃气管道施工技术重点与注意事项[J].山西化工,2021,41(06):86-88.
[4]郝鹏骞.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隐患与风险管控[J].建材与装饰,2020,(19):229+231.
[5]卓亮.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隐患与风险管控[J].化工管理,2020,(0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