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的影响
1.经营难度增加
通过实施电力体制改革,让电力交易有了更高的市场化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市场的竞争烈度。电力市场竞争的核心问题在于电力企业为用户提供的发电量以及制定的电价。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想要确保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就需要合理定价并加强电力供应,从而进一步提升发电的经济效益。而电力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厂电价,这就需要发电企业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经营决策水平以及对外部市场的敏感度,合理的控制电价,提升内部经营管理的水平,降低内部经营成本,从而获取利润。因此,在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力发电企业的经营难度进一步提升。
2.经营风险增加
从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容来看,减少电力交易的中间环节,由发电企业与客户直接交易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而这一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电企业的经营风险。首先,在市场准入方面,一些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机组将失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资格,相关机组很有可能会被直接淘汰,造成电力企业资产流失。在经营决策方面,如果在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存在不当的申报决策,就会导致尽管相关企业的机组存在发电能力,但是却无法进行交易的风险。在新体制下,发电企业直接向用户收取电费,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长时间拖欠电费,将导致相关企业承担成本无法收回的风险。
二、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策略
1.引入全新的营销管理理念
营销管理对于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电力用户的管理,对于用户所提出的要求,应尽可能地给予满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并将电力网络的改造作为整个工作的重点,不断地对供配电系统网络进行完善。在实际电力营销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全面提高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效果和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有强烈的管理意识。
2.电力营销管理体系的创新
在电力营销管理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企业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电力营销策略,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电力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电力营销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对电力营销体系进行升级和完善,结合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电力营销策略,将整个电力市场的销售渠道打开,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来说,想要落实管理工作,都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营销管理体系进行生产,才能够真正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所以,电力企业在实际开展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了解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营销体系,并及时关注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变化,并按照员工的诉求进行调整,让员工有更强的归属感,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工作价值。
3.电力营销管理的创新技术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电力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电力企业要积极进行创新和升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电力营销进行科学化管理,推动整个电力营销范围的扩大,真正地将电力产品销售出去。同时,企业要不断开展智能化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为电力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电力企业还要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的功率进行管理,更好地调节高峰用电。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整个电力企业的工作水平,还可以减少因停电或电力问题,给整个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4.增加电力营销的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主要是指在生产、销售产品时运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在多元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带来优势地位。电力产品具有无形化、同质化、生产消费同步开展的特殊产品属性,会因让价幅度不同而产生变化。电力产品按照让价幅度不同可分为:季度交易电力产品、年度交易电力产品、月度集中交易电力产品和月度普通交易电力产品。在对我国电力营销进行管理和创新时,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对电力商品的质量进行改进和提高,并找到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提高销售量。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力产品是供不应求的,在这种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地对电力生产工作进行管理,确保其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效保障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电力企业要不断地利用信息技术,对电力的营销模式和系统进行升级,并不断地对整个电网制度进行建设,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用电的损失,从而使用户的用电负担降低。
5.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要想更好地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就需要不断对用电价格和数量进行管理和把控,提升电力管理的营销质量,以减少因用电费用带来的安全风险。企业要采用个性化技术对电力营销进行制度化管理,把握用户实际的用电数据信息,为用户解决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保障用电行业的服务质量。
6.逐步完善电力营销的服务策略
要想优化和完善电力营销的服务策略,就需要加强对电力营销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同时,电力企业要开展有效的电力供销管理,根据服务质量的目标制定专业化的制度和策略,促进电力行业营销管理的创新和升级。
7.实现商业创新
首先,整合停电抢修、客户服务等传统供电业务和电能质量治理、能效服务等增值业务,将业务中公共的、通用的、稳定的业务能力以标准化模式沉淀,挖掘更多的业务价值;第二,围绕电力供应拓展增值业务,建立包括综合能源供应、能效服务、电能替代、电能质量治理、电动汽车服务、市场化售电、智慧运维、商业保供电、临电共享租赁、用能规划涉及咨询等业务的增值服务基础产品库;三是根据前台传递的客户需求,基于后台的数据与算法支撑建立客户画像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不断完善与能力相适应、符合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产品体系;四是分行业、分客户类别提供服务套餐。深入开展行业客户调研分析,在构建“行业+价值”的多维度、多层级客户分群、分类管理体系的基础,开发定制化增值服务套餐,提供差异化客户服务。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主动与各级政府、大型园区、企业客户合作,推出不同的用电产品和服务套餐。如专门针对大型物流园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针对产业园区,提供涵盖综合体节能改造、电能替代、能效诊断、用户侧储能、智慧运维等服务;针对用电量大的工商业客户,以市场化售电为入口,提供“售电+”业务模式,例如若用户负荷峰谷差大,可提供“售电+储能”或“售电+储能+代运维”的服务。此外,还可适时地开展基于电力大数据的数据合作和数据变现增值业务,整合计量、客户服务、市场交易等数据,开展购、供、售电量以及开工率/负荷率、用户用能、行业电量等数据分析,以合法合规的方式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结束语
电力现货市场是现代电力市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发现电力商品价格的关键环节。对此,电力企业深入领会体制改革要点,做好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同时加速自主构建产业生态,由此重塑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允勒.供电企业实施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分析[J].机电信息,2016(72):13.
[2]殷静萍.电力营销管理中创新策略的应用[J].门窗,20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