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燕萍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职教中心,陕西汉中,723100

摘要: 中职院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实用人才。中职体育教学作为学校学科教育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需要借助中职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然而,新形势下仍旧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中职体育教育质量问题,为了提升中职体育教育质量,本文对中职体育教育质量内容进行深层次讨论。本文首先对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优化研究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其次对中职体育教育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中职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中职学生身体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教学质量
DOI:10.12721/ccn.2021.1579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了培养一线实用人才的重责。在中职体育诸多类型专业课程教育中,体育教学由于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在中职学生就业创业教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推动中职学生发展,为此体育教师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体育教学建设,不断强化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参与积极性,让中职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中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优化研究必要性

(一)满足体育素质教育要求

中职体育教学是提升中职学生体能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堂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外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素质教育理念渗透下的新型教学方式。课外体育工作的开展是中职体育教师在充分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手段,对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与健康理念的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积极参与中职体育教学工作,为中职与教学质量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满足现代体育运动特点

现代体育运动具备训练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的特征,因此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育技术水平会采取运动强度大的训练方式。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会由于能量消耗加速引发运动损伤问题以及心理抵触增加的情况。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将会损害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缩短体育学生的运动参与积极性。优化中职体育教育质量,能够有效解决中职学生运动抵触心理,激发中职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积极性。

二、中职体育教育质量现状

(一)教育内容

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并未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仅按照体育课程开展体力模块锻炼,或是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常见的体育活动项目,致使中职体育教学重心为提升学生的体力,未能满足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求。中职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大多是实践教学为主,因此存在中职学生的体育观念有待提升以及无法正确理解体育动作学习要领的问题。此外中职体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致使学生的选择范围较为狭窄,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极为不利。

(二)教学设施

中职学校的体育设施有待完善。由于学校设施建设经费的不足,因此在体育教学器材采购过程存在经费制约问题,对体育教学器材的更新维护存在影响。同时中职学校未能满足部分体育设施场地要求,未能给中职体育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活动空间,导致中职体育教学发展出现瓶颈。

(三)教师水平

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中职体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现如今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层次不齐,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中职学校无法引进高级教师或是优秀毕业生,而中职学校现有体育教师未能积极开展专业新知识的学习,导致中职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水平不能满足体育教学质量需求。

三、中职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一)树立学生健康为主的体育运动标准

中职体育教师需要以体育课程目标为基础,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按照序列组织编排便于操作的经验模式,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性,确保中职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能力都能达到健康标准。中职体育课程教学开展期间,需要将体育心理教学内容与学科要求相结合,制定多种具备心理教学特征的体育项目。此外以体育特征以及身体素质影响为基础,选择相关性最高的体育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出发点。

(二)开发多元化的体育课程

受到地域性特征以及动态性特征的影响,因此体育课程开发具备多元化特征。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限制学生体育运动的因素,需要根据中职学生个人情况开展体育舞蹈、健美操以及太极拳等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此外需要加强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在进行体育课程设置期间需要紧密联系体育专业知识,突出体育教育的针对性,中职学校可构建完善的教研组,对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以及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审查,实现中职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明确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要求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意识,完善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中职体育教师明确体育课程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个人体能,为此需要重视中职体育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中职体育课程设置期间,体育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正确锻炼身体肌肉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原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动作要领,不断增加体育项目中学、做、练的小环节比重,继而强化中职体育教学效果。

(四)培养中职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中职体育教师需要借助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中职学生明确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运动意识。中职学校的课业学习相对轻松,因此中职学生的课余时间极为丰富,多数中职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一起玩游戏,并未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运动锻炼,长期不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将会不断下降,学生的个人注意力极难实现长期集中。为此中职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期间不断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的有益性,通过举办的体育健康活动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运动意识,充分发挥中职体育教学的引导功能以及启发功能,增加中职学生的体育运动主观能动性,让中职体育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项目。

(五)增加体育设施维护资金支持

中职学校需要为体育教学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扩大体育锻炼运动区域,为中职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教学活动场地。需要明确中职体育教学目标,对中职体育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改善,在对新兴体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同时需要对中职院校内部的公共运动区域的体育设施进行完善。此外可借助社会资源来帮助中职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借助外来企业设备支持不断更新体育教学器械,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安全性。

(六)提升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中职学校可引导中职教师朝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对于已经获得“双能”以及“多能”证书的教师进行奖励,实现中职教师专业结构的有效完善。鼓励中职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市区的教研活动,获取国内一线的教育理念,同时鼓励中职体育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借助的不断总结的课题研究内容,继而提升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中职学校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社会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为此中职体育教师需要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改善自身的体育教学方法,提升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加中职学校体育设施维护资金投入,为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军.霍秀枝.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浅析[J].国际公关,2020(05):63-64+66.

[2]陈淑芬.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109+111.

[3]谢媛媛.基于新课改下中职体育课堂创新性教学方法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3):70-71.

[4]沈泉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新思路[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2009(05):87-88.

[5]康建纯.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J].职业教育研究,2007(0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