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真正的去爱幼儿,去了解幼儿,对幼儿的关爱要体现在师幼互动的整个过程中,让幼儿爱上教师,爱上幼儿园,能在幼儿园快乐健康的成长。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关系的研究价值
(一)师幼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学前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造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大部分都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幼儿与教师间良好的互动,对于幼儿的成长有大的帮助。所以,对师幼关系进行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更好的促进学前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二)融洽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活动中扮演好角色,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幼儿体验一起学习一起参与活动的快乐。融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的成长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幼儿的一生,更多的影响是幼儿在人格身心上的影响。
(三)师幼互动有助于培养融洽的师幼关系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以“教”为主,幼儿以“学”为主,教师的“教”就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可以分为直接“教”和间接“教”。这些都是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要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与情感交流,还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影响,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师幼关系得到更好的培养,教师更是要正视幼儿犯得错误,理解宽容对待,真确处理,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的策略
(一)树立新型的学生观,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尊心,都会被尊重的权利。即使幼儿怎么调皮,做出的事情怎么出格,我们作为教师都要有一颗包容心。心平气和耐心地诱导启发幼儿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帮助其及时纠正错误,不能有过激的情绪和语言行动伤害幼儿自尊心,更不能用语言和行动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也不能侮辱幼儿。
(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学会转变角色,做幼儿的好朋友好老师
教师要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调试消极的情绪,还要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做幼儿的好老师,也要以朋友的身份一起参与到幼儿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更容易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使教学活动的主角,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幼儿学习很被动,依赖教师,教师往往都是以老师的角色参与,由于社会经验的差距,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师幼互动的成果,幼儿在活动中需要教师的帮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更快的完成活动目的,教师担任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鼓励和帮助幼儿完成活动目标,达到学习的效果。但同时,教师也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平等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儿童的视角去看待活动内容,发掘出幼儿潜在的能力,去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这样也促进了师幼之间的互动,拉近了教师与幼儿的距离,让幼儿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观点。适时转变角色,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对待幼儿要有爱心和耐心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爱心为基础,教师无私的爱是滋养幼儿心灵的阳光,雨露。教师的爱具体包含爱护,关心,最重,理解和沟通,教师必须做到允许幼儿犯错误,对待犯错误的幼儿要加以耐心的心理疏导,态度必须平易近人。对待幼儿要有耐心,不能急躁,急于求成,那会适得其反,我们必须理解和包容幼儿的过失行为。
(四)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并且要帮助那些在教学活动中有困难的幼儿。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兴趣,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采取适宜性教学,包括幼儿年龄适宜和个别差异适宜,不同的年龄阶段,活动目标不同,活动难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当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对特殊儿童的关照。现在的幼儿园,都会有一些特殊儿童,而教师要做的不是忽略,而是要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在回答问题上遇到困难,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一次机会,鼓励他们大胆的说,也可以在课后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有利于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培养。
(五)要学生欣赏幼儿,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
渴望被人欣赏是人的天性,也是幼儿时期健康发展的精神要求。有爱心的教师总会及时发现和捕捉每一个学生的优点,适时的加以肯定和鼓励,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学生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充分发挥赏识的作用,以促进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尝试和接受的兴趣,使他们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六)教师要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与了解,正确对待幼儿犯的错误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与幼儿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情感交流更容易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教师也要有耐心和信心去认真对待幼儿犯得错误,去理解宽容幼儿的错误,少点职责,更多的是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幼儿是否听教师的话、是否专心上课,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态度,幼儿如果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远远多于鼓励、表扬,其学习情绪、自尊和自信心都会受到损害,所以教师要尤其注意对幼儿的批评与指责。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去批评幼儿,而是先与幼儿进行沟通,去了解幼儿为什么会犯错,然后要有耐心去帮助认识错误并改正。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与幼儿的交往或互动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要关爱幼儿,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信任感,同时,也形成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还要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在随意自由平等的交谈中,有利于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师幼之间良性关系的形成。教师还要适时转变角色,参与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去,积极与幼儿交往,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理解宽容对待幼儿的错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三、结语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学前教育学》中明确指出:师生互动是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极大的调动教师与幼儿参与日常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促进幼儿日常的学习和成长,也同时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京.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师幼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丁璐璐.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的师幼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