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凯悦

淄博市技师学院,山东省淄博市,255000

摘要: 电子商务时代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应运而生,并在此环境下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可以说物流行业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物流行业发展是否能够满足电子商务发展成为了关键,基于此应对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当前电子商务发展需求,以电子商务实际需求对物流应用课程进行深度改革,推动电子商务持续发展。本文专门针对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3.15724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电子商务属于新型产业,主要基于网络技术实现线上商品交易,以此构建电子商务经济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大发展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是电子商务课程的一部分,但其中很多内容以理论为主,没有重视物流实践课程,阻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技工院校中电子商务中物流应用课程的改革刻不容缓。

一、电子商务专业对物流应用课程的要求

(一)以配送为主,系统掌握物流体系

物流是电子商务中的重要环节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在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中培养学生掌握物流运行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形成全局观念。在电子商务中配送是物流的最后环节,其配送情况影响电子商务的服务质量。在物流应用课程中传授学生物品加工、快速分拣、物品存放等流程,便于学生及早的掌握电子商务物流工作流程,能够提升学生日后的工作效率。

(二)介绍典型电子商务平台的物流模式

在电子商务中之所以运用物流模式预示了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的迫切需求,将当前物流模式与传统物流相比较,其模式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创造出更有效的物流模式,以此促进物流更好地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

(三)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服务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中提升了对物流的要求,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应响应社会的发展,设置与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相符的物流应用课程内容。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农村电子商务配送等新型电商模式,因此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生鲜配送中需要运用专门的冷链物流服务。

(四)增加信息化模块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中物流行业要求充分运用网络开展物流工作,运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中呈现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物流配送情况。对销售链接端也提出了资源优化配置要求。在此环境中物流逐渐趋于信息化发展,在课程中增加物流信息模块,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物流的发展状态,了解电子商务中信息化应用情况。

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式探讨

在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中运用传统基础知识传授是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方式,在是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权威全权主导课程,令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物流应用课程中运用以下教学方式,提升对学生主体身份的重视,令学生积极参与物流应用课程。

1. 案例分析法

在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开展教学,教师在课程中作为引导者,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例如讲解物流模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常见电商平台中所应用的物流模式,随后学生自行挑选案例材料进行小组分析与讨论,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教师结合小组分析情况给与评价,并对内容进行补充及总结,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物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2.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为学生搭建固定的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融入职业知识、技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物流知识与技能,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例如在学习配送中心工作流程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物流仓库拣货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仓库拣货员,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订单内容,让学生结合订单信息了解货品的位置,看看哪个小组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拣商品,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特点情境中完成物流工作,提升学生对物流工作流程的掌握。教师还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学生选取订单,并在模拟训练之前对分拣方式进行讨论,通过不同的分拣方式进行比较,看哪种分拣方式更加高效且快速。通过评选选出最佳的分拣方法,并对众多分拣方式进行总结,深化学生对物流流程的了解,同时掌握最有效的分拣方式,提升了物理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3. 驱动式教学方式

驱动教学法属于探究式教学法,在课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合作设计并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在讲解鲜花配送计划及路线设计时,教师在课程中先为学生讲解实际案例,学生在课程中进行讨论设计出最佳的配送路线,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如何协调企业利益与客户服务之间的关系,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合理化配送,提升学生的实践工作经验与能力,便于学生能够在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将其有效解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课程实践探讨

在电子商务物流是日常生活中时常能够接触到的,所以学生对电子商务与物流并不陌生,这位学生实践学习提供了有力条件,在电子商务物流实践过程中可以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型实践

进行学习型实践,教师需要在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中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手机拍摄身边与物流有关的事物及人物,提升学生对生活中物流工作流程的关注,便于学生从生活掌握物理方面的知识,提升对物流行业的了解,为日后参与物流工作奠定基础。

2.指导性实践

教师在将与物流有关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具备实践工作能力。例如牛鞭效应充分体现了信息沟通不畅所形成的的巨大影响。基于此在物流课程中教师可以借鉴此理论,提升学生对沟通问题的重视,培养学生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在工作中应以双方利益为主,实现利益最大化。

3.展望型实践

在物流课程中应切合当前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中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优化物流模式为电子商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外教师在物流应用课程中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能够在物流工作中良好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例如可以运用绿色物流进行讲解,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热爱,将绿色理念应用与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垃圾分类及回收,便于学生将绿色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在工作中注重环境污染问题,并身体力行的坚持绿色理念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闻咨询,让学生针对新闻事件及案例等进行讨论,教育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学生换位思考能力,便于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多多换位思考,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推翻传统物流教育方式与观念,在物流应用课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物流工作流程的了解,提升学生物流实践工作经验,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职业道德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素养,满足当前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推动电子商务持续发展。

结束语: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是培养物流人才的主要场所,物流人才最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电子商务,因此教师应在教育中明确电子商务对物流的需求,结合电子商务发展需求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可以在物流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课程中为学生构建虚拟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物流工作流程,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物流知识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推动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改革,促进物流行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明.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交际,2021(09):190-192.

[2]孙聆睿,黄雪飞,崔志钢,张浩,赵会芳,徐小茜,胡佳.高职涉农专业电子商务基础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2021(06):242-243+246.

[3]王丽惜.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3):147-148.

作者简介:王凯悦,男,汉族,籍贯:山东淄博 生于1990-05,工作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单位省市:山东省淄博市,单位邮编: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