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黑龙江林业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刘博

林口林业局

摘要: 林业产业作为黑龙江省发展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推动黑龙江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要明确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当前黑龙江省林业工程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和方法,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以此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黑龙江;林业工程;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
DOI:10.12721/ccn.2024.15704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从黑龙江省林业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现状可以了解到,虽然采取了多种环境治理的方法,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对于林业工程发展建设来讲,不光要做好治理工作还需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相结合,在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满足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

一、黑龙江省林业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林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

黑龙江省最开始发展本身就是以林业为主,后来经济转型,在长期的工业生产中,林业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虽然长期以来黑龙江省政府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采取了很多林业生态保护的各种措施和方式,但是依旧没能阻止各种环境污染的发生。环境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大量的有毒气体以及重工业的污水排放,尤其是没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以及河流中的废气废水,给环境的自净能力了巨大的压力,大部分的污染已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给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黑龙江省的很多城市受到了大气污染,雾霾十分严重,导致中小学停课等影响。黑龙江和松花江等河流也受到了严重威胁,生活用水也得不到安全保障。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导致以林业为主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寸草不生,树木也难以生长,所以环境现状不容小视。一旦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树木的再造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环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2、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省的土地资源十分富足,但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中,人们为了某些利益和生活的需要,不断的乱砍滥伐,林业资源消耗巨大,没有了林业的保护,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过后就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本身自然灾害在黑龙江省发生比较小,因为农作物的生产大多在春夏秋,寒流对农作物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林业受到破坏后,在春夏秋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时还会导致绝产。林业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它生长的周期很长,人们长时间使用下去导致供不应求,如果不加大林业保护力度,黑龙江省的林业工程生态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

二、黑龙江省林业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1、树立良好理念,提高人员管理水平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林业资源和种植环境的合理保护,防止土壤环境出现水土流程的情况,让生态环境处于一个平衡发展的状态并实现对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绿色林业的建设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应用到林业工程建设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产品的安全生产,保证资源和生态安全,将提高林业工程的综合效益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实现林业工程建设期间的标准化作业,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模式。

林木的保护要从人们的心中开始树立,这就需要政府的和志愿者的大力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贯彻可持续发展有新的理念,从潜意识中树立环保观念,同时,争取到更多人们的支持,让群众也参与宣传当中,效果就会更见显著。与此同时,不能忽视林业管理人员的技术失误,资金的投入或不可缺,可以做计划经济,投入林木建设。一方面,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林木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部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使这些管理人员更加了解林木成长过程与受灾过程。另一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资金必须投入的足够,否则在树木的照顾过程中受到灾害,没有资金的支持是不行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担心资金的浪费,可以提前做好预算,尽量把预算算到最大,以免不时之需。

2、黑龙江省林业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要想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展林业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科学的经营管理工作,在保证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提高林业的生产质量。生态环境平衡是林木健康生长的基础与前提,林业部门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维护生态平衡作为重点内容,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黑龙江省林业生态环境破坏现象较为严重,有关部门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与管理,没有对林木资源进行科学的管护,一味的注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为了改善以上问题,在实际进行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实现职责的合理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责任义务,在后期抚育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将各部门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业来改善林业生态环境,让林木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对于林业部门的重点保护区域则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封山育林的方式来为林木提供良好环境,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让资源能够持续发展。

另外,还可以采取群众措施,将林木承包给群众,让他们在种植管理的过程中对林木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定期开展管理和抚育工作,能够在提高群众收益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利于提高整体的保护效果。在实际开展林木种植工作的过程中,要对重视区域的地形条件和气候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结合种植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树种,在种植之前进行整地和改造工作,保证林木生长环境的适宜性,这对提高林木的生产效益有着积极影响。

结语:林业资源是社会进步发展期间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大省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要加强林业工程建设。但是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如若没有及时开展林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则会导致环境问题加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通过调整林业结构、制定采伐标准等来改善林区生态环境,促进黑龙江林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艳锋.关于林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研究[J].自然科学(全文版):00209.

[2]王佳佳.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重要作用的思考[J].新农村(黑龙江),2016,(1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