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妇妊娠过程中,早产属于常见的并发症,在妊娠期28周到37周之间,就完成了分娩,没有达到正常的妊娠周期,新生儿则被称之为早产儿。在出现早产症状以后,产妇还可能出现一些伴发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下腹部硬、阴道分泌物增加等,胎儿由于早产的原因,活动相对少,由于没有生长到正常的月份,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体质相对差一些,更容易出现并发性的疾病,危害到早产儿的健康安全。为了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疾病,需要加强对产科患者早产因素的研究,本文采取实例研究的方式,选择115例妇产科患者,对比找出诱发早产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妇产科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收治的115例患者展开治疗和观察。对照组50例,年龄在23—35岁,年龄均值(29.78±4.25)岁,孕周28—37周,平均孕周(32.57±2.64)周;观察组65例,年龄在25—37岁,年龄均值(31.69±4.54)岁,孕周38—40周,均孕周(39.25±1.76)周。两组资料具备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在产妇办理住院手续以后,引导产妇住进对应的病房,同时展开全面性的评估,对产妇有着全面地了解,包括姓名、怀孕次数、流产史、糖尿病、羊水情况等,做好详细地记录工作,同时按照要求开展孕检,了解胎儿的实际情况,如果胎儿存在一定的异常,都要详细记录在册,常见的异常问题包括胎盘在前、胎膜早破、胎位不正等,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找到容易诱发早产的主要因素,同时做好记录工作。
1.3疗效判定
第一,检查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了解年龄及怀孕次数。第二,深入检查两组患者,根据前期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决定选择流产次数、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前置胎盘作为主要研究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x±s)以及(%)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x2检验,检验值P<0.05时认为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年龄及孕次比较
经过研究对比以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孕次,其中对照组患者共计50例,年龄为31.78±1.25,孕次为3.23±1.11,观察组患者共计65例,年龄为31.56±1.37,孕次为3.12±1.05。经过数据对比研究后,发现两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差异。
2.2流产、前置胎盘、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对比
在详细记录后,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分析两组产妇的流产次数、前置胎盘、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
3讨论
在妇产科中,产妇经常会出现一些妊娠疾病,其中早产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经过长时间的临床研究,发现最常见的早产原因就是感染。在产妇出现感染问题以后,生理机能逐渐产生影响,无法满足胎儿日常生产需求,甚至还会引发一些严重的问题,包括早产、畸形等,甚至导致胎儿死亡。在本次研究中,将足月产妇与早产产妇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做出对比研究,发现在年龄、孕次方面,两组患者差异并不明显,随着患者年龄增加,会更容易凸显出一些早产的症状,研究表明,年龄因素与早产联系较大,如果患者存在多次流产记录,更容易出现早产问题,主要是因为流产时会对患者的宫颈产生一定的破坏,最终引发早产问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诱发早产的关键因素,从多个方面入手分析研究:第一,在前期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多次流产的记录,这时候就要做好预防工作,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第二,在检查中,发现产妇羊水过多时,要注意羊水增加腹腔压力,可能出现胎膜早破的现象,诱发早产问题。第三,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前置胎盘,也就是胎盘处于子宫下方、内口等位置,这时候就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确诊为前置胎盘,则要告知产妇注意事项,尽可能多休息,按照医生要求处理,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要终止妊娠。第四,在妊娠期间,孕妇经常会出现妊娠高血压,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如果血压超过一定的范围,甚至还会出现昏迷、心衰等严重的症状,这时候就要加强处理,才能保证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通常情况下,在产妇孕周达到30周以后,需要适当提高孕检的频率,同时还要讲述一些保健知识,让孕妇可以加强注意。在孕期中,还要注意加强对孕妇身体各方面问题的监测工作,定期进行孕检,要了解容易诱发早产的关键因素,包括羊水过多、流产频繁、妊娠高血压等,告知孕妇注意事项,日常要注意休息,可以适当运动,但是不能过于操劳,才能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同时还要注意普及一些怀孕的知识,突出孕检的重要性,告知孕妇要定期前来孕检。在整个怀孕期间,告知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同时,要加强对孕妇心理状态的关注,在怀孕期间,一些孕妇可能出现出血等早产的征兆,这时候就会过分担心,导致情绪低落,充斥着负面情绪,不利于胎儿发育,甚至还会增加早产的风险,同时一些孕妇并不了解妊娠专业知识,更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导致自身充满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必然会对自身健康产生影响,最终引发早产现象。为此,在产妇入院期间,医护人员要加强心理疏导,先告知产妇及其家属诱发早产的主要因素,普及一些孕期保健的常识,才能让产妇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综上,本文采取临床实例研究的方式,考虑到妇产科早产因素较多,其中流产、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是比较关键的四大因素,在预防早产时,要重点关注上述因素,在住院期间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普及,告知产妇孕检的重要性,适当提高孕检次数,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才能保持孕妇身体健康,降低早产率。
参考文献
[1] 张兰,沈暐,陈超,等.早产儿HsPDA危险因素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9(8).
[2] 李燕.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的研究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v.7;No.436(15):12+14.
[3] 任丽平.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
廖洪梅.研究妇产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J].母婴世界,2019,000(015):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