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短视频、微视频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

王晶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融媒体中心,427200

摘要: 短视频、微视频搭乘互联网快车已经逐步趋向成熟,随着不同行业的融合发展,新媒体新闻采编工作也在视频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新闻媒体要积极面对新方向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首先认识短视频、微视频等自身的特点,以及与新闻融合后的特点,才能更加从容的应对视频时代新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短视频;微视频;新闻传播
DOI:10.12721/ccn.2023.1570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短视频、微视频新闻的新特点

短视频、微视频新闻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形式,以视频的短小和新闻的严肃互相融合形成新闻的新特点。短视频、微视频新闻以小、短、快、爆等特点,在新媒体媒介中迅速传播。同时,搭载大数据等技术,新闻短视频、微视频可以推送和分享,极大的促进新闻的传播量、点击量。

(一)新闻时效性得到提升

自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记录者,不再仅限于专业记者。传统新闻的“时效性”在视频时代依旧是新闻的主要且基本的特征,短视频、微视频将时效性进一步得以提升,从而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比较常见的微博的“爆”话题就是一种融合新闻微视频的形式,以带有话题和短视频的形式,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特别是疫情以来,微博等新媒体通过带有地址、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社会及时同步防疫信息和最新状况,将新闻的及时性充分发挥,调动了社会积极力量共同抗疫。

(二)新闻获取性得到提升

新媒体的形式越来多样化,融合多种形式。例如常见的购物平台已经开放资讯平台,淘宝等购物平台可以用于资讯的发布,不再仅限于今日头条等专业新闻平台。新闻短视频、微视频主要集中于在线播放,受众在通勤时间中用于浏览新闻,而不是固定的时间段去阅读新闻,新闻的可获取性更便捷。

(三)新闻内容丰富性得到提升

传统新闻具有公信力和引导力特征。随着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具备了新闻意识和表达意愿,经常有独家拍摄的新闻事件在网上传播引起轰动。[1]这种由群众自我发掘的新闻素材因涉及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而引起关注。新闻的视角更需要倾向于民众的真实需求。新闻内容的丰富性,既丰富了新闻形式,又从内容层面提升了社会新闻的传播性。

二、新闻媒体需要短视频、微视频传播的动机

随着央视于2018年4月入驻抖音,抖音拥有第一个官方媒体账号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账号也随之创建,视频新闻在抖音开启了视频新闻新时代。据统计,仅2018年,就有近6000个政务号、约1500个媒体号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在短视频的加持下,传统的新闻媒体开始突破困境。[2]

(一)自媒体进入传统媒体行业

自媒体从规模和速度两个方面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从传播规模看,自媒体借助信息流的状态,在互联网形成话题热度,远高于传统的纸媒。从传播速度看,传统媒体由于要进行编辑审核等复杂程序,无法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而自媒体可以将时间差压缩至最小,甚至可以进行信息同步。除比较重量级的新闻由官方媒体发布之外,很多身边新闻主要还是依靠地市级、县级的新闻媒体进行报道。随着自媒体的加入,很多社会新闻都已经在自媒体端进行了传播,当媒体进行新闻发布时,其新闻发布的效率和影响力会相对减弱。面对自媒体崛起的压力,传统媒体不得不正视发展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因此传统媒体需要积极的搭乘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扩大自身优势,在自媒体的平台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3]

(二)信息接受者不断提升的内容需要

传统的文字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需求了,大众阅读已经进入视频时代,丰富的画面信息是增加阅读量的基本条件,同时需要反馈渠道。纸质新闻阅读已经进入末端,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视频新闻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新闻内容,并且短视频、微视频的灵活性与受众的碎片化时间相契合。在内容层面的需求反映在思考后的输出需求,信息接收者可以进行讨论和质疑,在不断的互动中增加思考,这样的用户体验是自媒体独有的优势。

(三)实现经营模式升级

自媒体平台的使用需要投入整套的流程,从设备更新到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回报是需要时间的。随着市场经济化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体行业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因此实现利益的稳定化需要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自媒体新闻平台。例如,浙江报业的“浙视频”就定位于省级新闻自媒体平台,创建属于浙江省的官方新闻媒体,进行部分新闻的深入报道,同时提供一定的信息反馈平台,增加了自身的媒体影响力。

三、短视频、微视频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

(一)传播媒介的平台增多

短视频、微视频作为一种类型,从前端形式出发是新闻视频时间的增加和缩短,从后端反观,当前视频的承载媒体逐步增多,涉及可以通过小窗口增加的随机播放以及竖屏等多种形式,增加新闻视频的传播。新闻采编的工作可以从外观的形式进行创新,平台的点击量可以进行汇总,增加新闻数据的分析性,给后续的新闻工作带来积极反馈。通过不同平台进行新闻投放的模式,一改传统的单一投放模式,不断增加和扩大的阅读范围,将会丰富新闻的类型,激发广大新闻工作的工作积极性。

(二)信息交互性增强

新闻评论等功能的开发和使用,涉及两种信息的交互。第一种信息的交互是新闻工作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交互,第二种交互是新闻业和社会热点之间的交互。前者的交互是一次性、立刻的、反映式的,新闻工作者可以根据新闻评论、点击量等量化单次新闻工作的得与失,进行自我总结并进行修改。

(三)新闻深度的淡化

新闻有自身的使命和任务存在,短视频、微视频的新闻尽管时间较短,同样肩负新闻传播真实和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责任使命。由于要增加新闻的实效性,短视频、微视频内容的新闻内容会在某些内容和话题中,减少新闻深度,将新闻评论和新闻思想删减或者进行分离,这种断裂式的出现,会造成新闻内容深度的退化,形成新闻的空洞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中,要兼顾新闻的传播性和社会性,要从更深层次的行为中,丰富新闻的社会作用,不仅仅将新闻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渠道,简单追求首发、首次、独家等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进行新闻创作的思考,拓宽新闻的深度和影响力。

(四)市场竞争导致媒介泛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者的出现,新闻行业的不断扩大必然带来某些问题,管理机制的缺失和行业自身规范的调整需要时间。媒介泛化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带来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冲突,新闻工作者必须处理好新闻利益和新闻效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媒介泛化带来冲击新闻的真实性,在不断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浦沫瀚.浅谈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报道策略及问题应对[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7):164+229.

[2]黄岚,张淼.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6):10-12.

[3]张波涛.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记者带来的挑战和机遇[J].传播力研究,2019,3(27):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