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参与数学实践和研究的辅助工具,更能直观、生动地为学生可以提供学习资料。信息技术提供的教育资源作为数学教育的必备材料,可以突出重点和难点。
1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的作用
1.1 信息技术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初中阶段数学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对,数学是最难的一个学科,因为数学抽象性较大对学生来讲比较难理解。根据历年教师的经验来说,数学抽象性成为数学的教学的难点重点。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去攻破这个难点,比如在学习几何体的时候,光凭教师用语言就讲解学生理解的程度不够,没有那么的想象空间。这是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去教学,把实质性的东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是学生们对几何体就有了自己感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学习空间几何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三维图形学习方法和概念,这样就有利于教师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认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2 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负载作用
信息技术与网络的结合可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更有效的发展,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信息技术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转化为课堂主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多媒体教学视听综合体,通过计算机的交互功能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使学生在互动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性学习,营造一个能得到即时反馈的课堂教师可以自由监控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对策
2.1 利用信息技术高效的导入课堂
授课前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是决定学生这堂课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为学生拍摄的微课视频。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前概述,内化该课的核心内容,并能够紧跟老师的节奏,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数学。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有理数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快速翻阅课本,观看视频,学习基本的有理数概念。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何用数轴来表示有理数,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2.2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良好互动,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内外的互动,同时通过互联网等工具深化学习。例如,通过解释“变量中的线性方程”本章知识更丰富,更复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各种学习资源,在多媒体程序中收集知识点,在程序设计中使用图形、动画等形式。在教授线性方程组时,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题比较难,很多学生在理解应用题时都会遇到困难。教师在讲解线性方程应用题时,可以用动画或视频对应用题进行解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型,理解答题的要点。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外练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进行交流,将一个简单的应用扩展到一个小项目。
2.3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授课前应当提前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件,在教授初中数学时合理的把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全面的像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例如,在"中心对称图形"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利用简单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中心对称图形学习环境,向学生展示了图形在任意直线上展开和弯曲的动态过程,还展示了许多图形沿中心展开、对角展开方案及其方向展开的示例。flash环境中的门窗开合、厨房碗碟、宝马车标以及摩天轮等,促使学生仔细观察和讨论,鼓励学生根据多媒体演示过程总结他们的共同点;这就引导学生数学知识去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大大提高学习质量。
2.4 通过信息技术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教授初中数学时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水平和难点,根据学生的难点去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平面图形的意识学习过程中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开放式问题,保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自定义动态四边形,根据任务调整图形变化,启发和引导学生反思四边形的规律和性质。这种动态的呈现过程也为学习者留下了更多的反思空间,并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理解这些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多根据所学内容思考,发现新问题,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和学生做到平等的关系,多尊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更好的发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去教授学生解决当下的问题。
2.5 教学活动实施
多媒体教学已经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为了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巧妙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学生不理解方程式是什么,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案例,以便学生能够动态理解函数的含义。教师要设定自己的教学计划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也应该采取适当的行动,定期组织学生讨论重要和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短片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点让学生进行仔细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的和逻辑的)学科。它必须包含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如果采用"填鸭式"法,不仅不能克服教学中的困难,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对教师来说是常见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部分知识相对抽象,教师简单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其实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示几何画板的动态演功能:首先,通过动态演示图像的移动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图像的向上、向下和向左方向。向右移动不会改变图像的打开方向。除非坐标发生上下移动,否则函数图像的水平坐标不会发生变化。当学生对函数有了基本概念时,如果尝试将函数图像向左或向右移动会发生什么?软件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对数学难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3、结语
因此,将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将有助于教师开设有效、有趣的数学课程,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多媒体能有效地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符合我国全面素质教育战略。
参考文献
[1]林国泉.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探究与分析[J]. 读写算,2019(2):8.
[2] 孙鸽林. 借助微课提高初中数学预习效率[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5):11.
[3]赖丽平.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探究[J]. 考试周刊,201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