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

乔帅

巴彦淖尔市特殊教育学校,015000

摘要: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全面统一以前使用不同财会标准的政府单位的财会标准,整合原有资源,有效解决内容负载与核算控制不一致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制度落实前的准备工作,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奠定新政府制度全面实施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

1、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

新会计制度与传统的会计管理准则相比较,具有规范化的、标准化的特点,不仅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规范化开展,整体操作性也能显著提升,单位也能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与数据。在实际应用新政策的阶段,财务会计人员要将财务会计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合理利用权责发生制,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以权责发生制为核心,合理化地利用新制度,可以做好财政收支多项要素的规范化管理目标,并且对各项业务费用进行归集整理,促进单位后续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确保成本管理的合理性与实效性。事业单位在实施新会计制度的阶段,可以直观地发挥出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职能,加强财政资金收支把控力度。与此同时,结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做好预算管理的工作,将实际的资产状况、资金情况体现出来,还可以为单位的决策信息、管理信息提供关键的支持,不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实现资本增值保值的核心目标。另外,新会计制度的运行,可以将单位的财政资金运行效果体现出来,并做好各类费用的把控工作,实现资源科学化配置目标,对财政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

3、扩大会计核算范围

新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划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各项问题提供参考。新制度背景下,会计核算内容可以划分为“5+3”要素,具体如下:资产、净资产、收入、负债、费用,还有预算收入、支出、结余。与此同时,新制度准则中,对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过程产生费用提出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公务出差费用、购置公用车费用等。在执行新制度的阶段,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要更加清晰地了解政策规定,遵循各项规定开展后续经营活动。

4、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当前,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体系不健全,会计制度体系也是以财政预算管理要求为核心。在开展财务管控工作的阶段,现行收付实现制无法全面、准确地将政府的资产以及负债情况体现出来,也无法履行政府的运营情况、运行成本等。所以,在促进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解决蕴藏的问题,可以提升单位的财务工作效率。在新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需要更加关注培养财务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丰富财务人员的知识,为后续的财务工作开展做出巨大贡献,切实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实施策略

1、事先设计“双核算”

在当前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双核算”账务管理模式的引入和应用是其首先需要考虑和直面的问题。要对“双核算”账务处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模式和程进行提前了解,并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展开科学设计,保证“双核算”记账模式在单位账务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适应性以及适用性。

具体方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双核算”会计科目设置在同一个记账套中,即在同一个会计凭证中设置双分录,针对财务凭证录入以及预算会计的核算结果进行实时记录和反应。此方法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容易实现,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根本不需要切换账套,但其缺点表现为在反映财务凭证录入和预算审核结果上不够清晰和直观。第二种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实际财务凭证录入和预算会计核算结果建立两套会计账套,即针对同一笔会计业务,需要分别在两套账套中进行会计凭证录入。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反映会计凭证录入的处理结果,方便会计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直接提取和处理,但相对的,两套账套的使用会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导致出错率增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在对两种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设计适合自身发展的“双核算”记账模式,确保制度转变前后各项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开展。

2、细化报表项目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涵盖了目前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而且它更加注重和偏向于宏观管理上的调控和需求。因此,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各行业之间差异化经济发展和业务事项等无法进行全面、细致且有效的审查。对此,相关单位和部门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对实物清查以及外部调查力度,同时加强对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管控和测试,找出其中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改进和提升。

在推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自身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中需要担负的职责。比如,针对机关单位,主要负责财务资金的拨付以及财务决策内容的制定,而核算中心则主要负责会计和资金的各项核算工作。针对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针对相关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另外,相关主管人员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事业单位和人员的考核力度,对现有各项考核机制进行健全和优化,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资金利用率,推进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监管和落实。

3、优化管理模式

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这对控制单位成本来说具有特别大的价值,能够减掉那些不必要的开支。当前社会对政府财政透明度越来越高,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可以有效推进预算公开,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预算支出的执行者,全面绩效管理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模式必将随之变革。全面绩效管理的实施,将改变以前财务管理只有财务部门负责的局面,现在不仅各个项目要设立绩效目标,还要求对绩效目标进行跟踪管理,明确预算执行进度,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这就要求单位必须制定必要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让单位监察、财务、业务主管部门等参与到资金使用监督活动中来,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做到对资金使用过程监督有制度约束,有人力保障,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4、提升人员素质

众所周知的是,财务工作人员作为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其责任意识和工作素养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而且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各项财政政策的能否最终落实的关键,因此,要想尽快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提高单位资金的利用效率,政府部门以及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于财务人员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以、内控制度、部门预算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将财务管理思想和财政政策的落实 , 渗透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资产管理等环节中,实现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质的飞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面临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影响。单位应当更加关注会计核算工作,并且整合关键的会计核算数据,显著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服务质量,为经营决策提供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郝春艳,齐润婷.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的相关研究[J]. 中国市场,2019(9):149-150.

[2] 冯宏.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J]. 中国市场,2019(30):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