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多样化的物资和服务需求。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采购成本及提高采购质量,多数企业集团都选择采取集中采购(公开招标方式为主要方式)。如何有效开展物资及服务集中采购,仍是行业难题,亟须进行深入探究。
1企业集团集中采购与集约管理的必要性
集约管理是企业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当前,多数企业集团虽已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但未能在招标采购领域实行集约化管理,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部分企业仍采取各自为政的招标采购体系,物资及服务采购领域腐败问题多发,导致采购分散、效率低下,经营考核指标也不甚理想,亟须改进内控机制,从分散式管理向集团化管控转变,建立统一的采购中心,专门负责招标采购物资和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大和供应链的延伸,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估变得更加困难,加之物资及服务集中公开招标都需要大量数据、决策支持,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亟须优化和协调内部业务流程,落实集约化管理,从而切实提高采购效率和服务质量,达到发展预期。由此可见,在下行压力不断增加、商业环境更加严峻的背景下,企业集团实行集约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集约管控能力,提高采购效率和实效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质量发展。
2国有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创新改革对策
2.1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和标准化的采购文件,确保采购程序合法、透明、公正。采购文件应包括招标公告、采购公告、招标文件、询价书等,制定统一的采购标准和采购管理细则,明确各类采购的程序和要求,确保采购过程中的公平竞争和公正合法。二是实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的采购对象,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对于重要的采购项目,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对于较小的采购项目,可以采用邀请询价等方式。三是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和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信用、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管理。只有合格的供应商才能参与采购竞争,确保采购质量。四是完善采购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档案和履约监管机制,确保采购合同的履行和监管。同时,建立违约惩罚机制,对违约的供应商进行相应的惩罚。最后,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采购监督和审计制度,对采购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审计,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2推动信息化建设
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完善采购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首先,可以建设采购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集成采购流程、采购合同、供应商信息、采购数据等各种信息,实现采购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这里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采购管理软件或者自主研发系统来实现。其次,要推广电子招投标系统。电子招投标系统可以实现招标公告、投标文件提交、评标、中标公示等环节的线上化,使得采购过程更加透明、公正、高效。应该广泛宣传并且鼓励供应商使用这些系统。再次,建立采购指挥中心。采购指挥中心可以负责采购计划、采购方案的制定、采购实施过程的监管、采购成本的核算等方面的工作。通过采购指挥中心,能够统一管理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和效益。最后,要加强数据分析能力。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具有很高价值,应该建立数据分析团队,对采购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优化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便利。
2.3推动采购专业化
钢筋、水泥等是国有企业采购的重点大宗物资。进行大宗物资采购时,需要仔细研究市场趋势和供需情况,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包括对物资的使用频率、消耗速度、预期成本、供应商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基于这些考虑,可以制定一份详细的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数量、采购时间、采购价格等关键要素。这样,在采购过程中就能够提前预定数量,避免出现过度采购或采购不足的情况。采购过程中的预测和规划工作极其关键,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公司的生产和经营不会受到物资供应问题的影响。建立规范的合同管理流程,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制定合理的付款计划,建立健全的索赔机制,确保合同执行的有效性。最后,还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合同管理流程,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制定合理的付款计划,建立健全的索赔机制,确保合同执行的有效性。
2.4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机制
通过建立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采购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防范违规行为发生。而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则可以确保采购过程的公正、公开,促使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具体操作中,企业集团既要根据不同采购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识别质量、价格、供应等方面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管理,保证采购工作效率和效果;还要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通过制定明确的采购流程、审批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有效规范采购行为,充分发挥内生监督机制、专项监督机制的作用,提高企业集团的采购质效。
2.5实现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集约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集团实现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种方法通过统一整合子公司的各自需求,实现资源在集团范围内的有效分配和协调,避免了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此外,企业集团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集中采购,还可以通过规模效应获得更好的批发价格和更优质的产品、服务。这不仅满足了企业集团不同子公司和部门的具体需求,还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分配和高效利用。最终,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2.6提升供应链合作效能
集中采购信息化平台的覆盖面较广,应用范围也较大,既可以面向所有供应商,通过合理手段筛选出最优质的供应商,并尽可能地与优质商户建立更为长远的合作关系,形成供应链互担风险、共负盈亏的共同理念,享受到更好的价格、更可控的质量和更稳定的服务;还能提高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规模经济效应,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有效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促使企业与供应商实现双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在物资采购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应对市场变化和提高采购效率,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推进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创新改革。相信通过各种创新改革对策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将会更加规范、高效、科学,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涛.基于大数据的国有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7):184-185+232.
[2]田长林.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储运,2020(11):145-146.
[3]郑付明.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系统构建及供应链管理优化措施[J].中国高新科技,2020(05):63-64.
[4]杨杰.施工企业在物资集中采购模式下的资金集中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2(0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