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析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李继平

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黄陵,727300

摘要: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企业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此情况下,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管理模式,与时俱进,才能确保企业的常青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 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现代化
DOI:10.12721/ccn.2022.1570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内外经济市场变幻莫测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等因素形成了新的经济环境,我国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经济挑战和风险。为了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在面对新经济环境中各种风险的情况下,企业管理需要不断从外部和内部调整改变,积极应对新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特别是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生存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风险。

1企业管理模式的分类

1.1 感情化管理模式

企业的感情化管理模式,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即企业按照情感及经验来确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较为人性化,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弊端。感情化管理模式体现了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能够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弊端在于,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企业发展初期,而初期建立的企业,往往以家族式或朋友合作式为主,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家族或亲密关系形成的企业规模一旦扩大,感情化管理模式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1.2制度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是目前企业中较为常见的管理模式。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要针对各项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企业员工的行为有章可循,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该种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由于管理中的制度化明显,相对欠缺人文关怀,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激发。

2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

2.1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一是企业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部分企业在业务、财务部门、财务风险管理机构、人力资源结构管理机构等划分、配置上不合理,对权责范围理清不够,监督管理、财务审计等工作制度不完善、不科学,都不利于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构建。二是部分企业在管理技术引进和使用上还处于滞后状态,如一些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技术的及时更新换代上就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很多现代化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财务风险防控技术不断被开发并投入使用,如ERP系统,但部分企业并没有引进。还有业财融合、价值区块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在很多企业也没有得以引进,或者技术使用尚未成熟,这都容易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管理等管理工作上效率不高。

2.2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失衡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而在不同地区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也参差不齐。经济发达地区,即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较高;而经济落后地区,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始终保持着一般水平。从我国整体的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来看,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3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相结合的途径

3.1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作制度不完善,工作制度不规范,特别是在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管理等方面容易滋生不良事件发生,这将会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转型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应根据国家指导方针、政策法规等要求来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及控制措施,全面监督企业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这样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数据信息。另外,企业管理还应构建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形成有针对性的高效管理制度。

3.2借助数据完善企业管理措施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并不是完全摒弃和颠覆企业以往的管理措施,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并不是推翻原有的管理模式,而是对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要对那些值得传承的要素进行保留,如原有企业管理模式中的安全、稳定等要素均应得到保留并继续发扬。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还有部分要素虽然需要保留,但是需要对这些要素的内涵做出调整,这样才能符合新时代企业发展需求。例如,传统企业管理中的稳定性要素,稳定性要素更多体现在不会对企业管理方式方法进行频繁调整,进而保障企业管理的稳定性。但是过于强调企业管理模式的稳定性,则容易导致企业管理模式僵化。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需要对企业管理稳定性内涵做出调整,要结合大数据分析适当调整企业管理模式,保障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符。借助大数据可以在保障企业管理模式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管理模式的灵活性,为企业管理模式的调整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3.3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高度融合

在企业初期的经营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企业发展处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发展对于企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有清晰的认知。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企业不断引导员工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不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网络或媒体来宣传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为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强化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当今经济市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各项工作会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和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对于管理层而言,要深刻认识到这些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4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劳动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力资源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新经济环境下发展趋势要求使得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当今现代化信息化的形势要求,多元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管理人员也必须具备多元化专业素质,因此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企业应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培养上加大经费投入,让管理人员及时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工作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对企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知识,并建立严格的工作监督管理制度,如在财会管理上要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杜绝违法涉税、会计信息伪造等会引起资金风险的不良财会事件的发生。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数量骤增,企业发展呈现越来越强的趋势,在此种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而企业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管理发展不仅要立足自身的发展实际,同时也要结合外部市场环境,与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促使企业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企业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征.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研究[J].河北企业,2020(10):19-20.

[2] 罗卫华.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0,47(03):117-118.

[3]胡佳.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路径分析[J].营销界,2019(46):247-248.

[4]周洁.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9):168-169.

[5]郝雪.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2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