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大家获取网络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新时代的冲击下迎来了机遇和全新的挑战,如果无法抓住机遇摆脱短板,很有可能会在发展中被取代,创立全新的运营方式,摆脱新闻信息的滞后和不实性,培养职业素养,更好的迎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一)传递信息方式单一,用户关注度不足
多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互联网使用者数量倍增,网络承载能力也有了全新的需求,很多新闻编辑工作者依旧保持着老观念来进行工作,重复着单一的编辑、维护、运营等工作,无法满足互联网用户对于时事新闻的新要求。而且互联网技术和媒体行业之间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市场定位和大众的需求,不正视供求关系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会导致用户关注度不足和大批量流失的情况发生。
(二)新闻信息的生成和传播的滞后性
传统电视新闻编辑不够快捷,新闻的最大特点是工作者在新闻生成以后紧抓时效性进行核实、编辑,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在平台上供新闻受众阅读,可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信息爆炸的多媒体时代下无法满足及时、迅速、真实的生成新闻信息,出现了很多新闻不经过审核校对直接发布的语序不通或经过一系列流程再发布已经失去时效性的情况,给新闻受众带来了不良的阅读体验,让大众觉得新闻内容不具有可读性。
(三)社会公信力不足
还有一部分新闻媒体工作者为了能够赚取流量,在拿到新闻素材之前不会对内容进行核实,还会在新闻标题和内容中掺杂一些博人眼球的话语,导致新闻受众无法正确辨别新闻是否真实准确,从而轻易被社会舆论引导发表一些激烈的言论,给他人带来困扰,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安定。身为一名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在适应新媒体时代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努力转型的同时也需要培养个人职业素养,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
二、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研究
(一)创新运营模式,树立用户思维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改变运营模式之前,首先应该先意识到现有的优势资源,对现有资源进行发掘,将优势扩大后和新媒体的优势相结合,在传统的运营方式基础上进行后续创新。例如:央视。央视下包含的每一个频道都是最具有权威性、可信性的,央视可以利用这一点在频道播放文物历史科普节目的时候和一些博物馆、企业联名开发一部分以文物为主体的周边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对外进行销售。既给新闻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达到了普及文化历史的目的,又带动了国内众多企业发展,让百姓们更好、更容易的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无形中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文化传承者。
其次,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还应该根据行业自身的优势来开创全新的报道形式,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领域内的新知识、丰富自身阅历,将时下最受欢迎的一些“热梗”、“流行词”和电视新闻内容融合在一起,让新闻播报的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新闻播报方式的更新也会为平台吸引更多的流量,让观众们从播报方式一成不变、枯燥乏味中解脱出来,给大家带来更好观感的同时也可以做到提高自身口碑。最后,创新运营方式还应该做到树立用户思维,拓宽电视新闻和大众之间的互动渠道,了解观看群众之间的年龄、性别、职业差异和感兴趣的新闻领域,让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大众对于电视新闻的态度和意见并根据问题做出方案上调整和改进,还可以定期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和大众互动,消除双方之间距离感的同时改变传统电视新闻单方面传递消息模式。
(二)保证新闻时效性,做好专题整合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除了最基本的新闻媒体素养以外,还应该注重时效性和模块整合的问题,播报的新闻都应该是有信息价值的新闻。例如:给市面上的不同行业带来业内需要的国内外最新消息、通过对社会最新事件的核实和播报来引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唤醒大众的正义感、分享积极正能量的影视作品、书籍、音乐等。这些新闻都具有时效性,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每天新闻信息量庞大的情况下,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搜寻、核实、撰写的过程中如果无法保证及时、准确、形式多样化的进行播报,等到时效性过去后,整个新闻已经被大众所知晓,没有了对外播报的价值,也浪费了很多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但工作者们不能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指标在新闻质量和内容上得过且过,要在质量和时间上做好协调[2]。
同时整合专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伴随着信息催化速度的加快,很多新闻受众在阅读新闻的时候没有办法辨别文章信息的真假,平台上的很多新闻质量也良莠不齐,给大众造成了非常糟糕的阅读体验。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监督网络上出现的信息质量并对碎片新闻进行模块整合,方便大众阅读的同时也可以做到强化口碑。电视新闻编辑虽然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急需转型,但本身依旧拥有很多新媒体编辑无法取代的优势,在信息过剩、缺少优质信息的大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首要目标就是了解用户真实需求,积极和用户沟通。对受众感兴趣的热点消息和新闻方式进行调查了解,结合新媒体的形式来以用户喜欢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和时代接轨后丰富原本单一传统的播报方式,提高用户的关注度,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
(三)提升职业素养
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媒体类工作时应该时刻注意“立身”问题,不断提高职业素养。首先在具有挖掘新闻背后价值和敏锐洞察力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还需要拥有熟练的文字撰写、编辑能力,保证经手的每一份新闻都是正向意义和可以将接手的题材表层意义表达出来以后分析题材背后蕴含的精神,通过事件推动负责工作进展或者树立典型、给人以力量。例如:《为歌而赞第二季》中房琪夸赞张韶涵的那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在众多评委中的这一席鼓励的话语让张韶涵泪洒当场,她用最温柔的语言给了很多和张韶涵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力量,也瞬间带着节目登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给节目带来了极高的商业价值、关注度和口碑。其次,职业素养还包括客观、谨慎的工作态度,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也意味着大众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信息,工作者在挑选信息的时候不应该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要时刻保证客观、谨慎的工作态度,保证新闻中信息真实、公平性的同时逐渐帮助电视新闻编辑进行转型[3]。
最后,提升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需要做到时刻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工作者们在一定意义上是向大众传递社会上的重要新闻,坚定政治立场可以保证他们坚定不移的站在党和国家的角度,向大家输送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面对一些具有争议的社会热点话题时可以保证自身对于政治的深刻理解和思维及时给大众传递符合国家理念和发展方向的观念,对新闻受众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保证发布的每一条新闻有价值、有质量、正能量,也可以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情况下保证电视新闻编辑的转行工作顺利进行。
结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编辑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尽快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之处,创立全新的运营模式、做好新闻的撰写、校对、播报工作,同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保证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转型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于东晓.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转型与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22):188-190.
[2]徐晓丽.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与坚守[J].新闻文化建设,2022(15):101-103.
[3]魏媛.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转型方向研究[J].采写编,2021(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