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家庭、学校和社会如何专业干预青少年上网

佟丹丹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二小学,065500

摘要: 在当今世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因特网成为了与人类日常工作、学习、工作密切联系的纽带。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在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远程教学来促进孩子的早期智能发展和教学。计算机因特网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多新的体验,青少年对新奇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而计算机和网络又兼具了休闲、娱乐、增加科技的作用,尤其是在因特网的神奇交流中,更是让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以说,上网冲浪已成为现代都市的一种生活风尚。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卫生教育
DOI:10.12721/ccn.2023.1570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信息存储、加工、传递,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活动。随着人们与网络互动的日益增多,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点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改变。近年来,国内和国外的新闻媒介不断报道网络成瘾性精神疾病案例,例如:有些青少年由于网瘾而终日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有些由于上网而逃学影响学业,有些因为长时间上网露面发生意外伤亡,有的利用网吧进行各种犯罪,有的甚至为泡网吧杀死亲人,杀害他人以至自杀,等等。在精神科,由于上网而产生的情感问题、家庭矛盾和社会适应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网络成瘾的概念与现状

网络成瘾的定义是指在医学上又称为病理性的网络应用。网瘾是一种与因特网相关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对网络的过度利用中,造成明显的社会心理和心理损害。纽约市的一位心理医生伊万医生于一九九五年首先指出「网络沉迷症」。后来,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医生、心理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探索,并产生了许多新的名词。根据上瘾的本质,Davis11将其分为两大类型:特定的和普通的。特定的网上瘾症是指病人对特定的网络服务的依赖性,如过度地使用(误用)网上的物品或服务,网上拍卖服务、网上商品交易、网上博彩等,这些都是基于真实世界的,而因特网是其成瘾者的媒介;常见的网瘾是指常见的多维度上网行为,其中有大量的上网时间被随意地消耗,例如:网上聊天室和邮件系统。

有学者指出,网络成瘾者多以网络有一种心理依赖性、持续延长的网络使用时长;因网络而得到愉悦与满意,因网络而感到不满;很少参加实际的社交;通过网络来摆脱现实的困扰和情感问题;网络对自己的学业、工作、人生产生的伤害。

目前,网络成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因为当今世界的发展速度很快,父母和老师往往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和感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往往会感觉到压力,所以互联网就成了发泄的好途径。因为网络没有时间,没有城市,没有背景,没有年龄,没有性别的限制,很容易让人上瘾。

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对策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视频游戏进行整治的通告》,明确指出,在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禁止开设网吧;除法定假日之外,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美国已经建立了视频游戏的等级体系,美国的娱乐软件等级管理委员会(ESRB)在1994九月建立了一个等级体系,叫做 ESRB等级体系。本软件可帮助孩子和父母了解在何种年纪使用何种视频游戏更具安全性。在防止网络成瘾和电子游戏成瘾的问题上,刘学军等提出,不但要对孩子进行网络游戏的危害,而且要改正游戏中存在的“益智”现象,易玩电子游戏有很大的危害。

张朝等人认为,防范措施有四点:①加强网络安全宣传;②要积极开展网上德育工作;③合理利用互联网的时间,应该有一些有用的东西。

盛鹏飞建议三种方式来处理网络问题:

①家教: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在每一次上网之前都要清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可盲目地使用。另外,在实际生活中,父母要经常与自己的子女进行感情的交流,了解他们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并及时地改正。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合理的学习,做到劳逸结合,做到既要做到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又要避免影响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状况。

②在学校的教学中,应强化青年的资讯素养,增强其辨析、抉择、应用等技能。要强化“网风”和“网德”的宣传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网上思想,实现文明上网。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指导学生走上高水平的道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使用互联网。

③社会教育学:国家应大力推进“互联网文明”,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互联网”的监管,以达到“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利用科技力量建设“信息安全关卡”,对“互联网”中存在的许多反动、色情、恐吓、暴力等内容进行强制筛选,或者采取行政、司法等措施,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并将其清除,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二是要制定法规,对各类“网吧”进行规范化经营,对“网吧”进行监管和监管,尤其要大力打击“黑网吧”,强化“网吧”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正确的经营方针,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三是要大力发展未成年人的网络,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建设适合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公益站点。尤其是面对互联网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建设高素质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赵淑玲建议六点措施:

①强化操作技巧和技术培训;②改善机房环境,改善机房的温度和空气质量;③要强化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其思想素质;④积极参与团体行为;⑤少年的主要活动区域;除了平时对子女的日常生活和学业的关注之外,还需要定期沟通。了解、理解青少年课外的生活及活动;⑥把握好上网的时机。

结语:

总之,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学生的学习与身体的发展。引导青年建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并结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关爱、关爱、家长的教育,对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强化管理,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课外体育锻炼,正确指导学生的空闲生活;相关主管机关要加大法律监管力度,规范管理网咖、电子游戏厅长,尽量减少电脑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使高技术产品惠及后代、惠及全人类。

参考文献

[1]赵淑玲. 计算机的应用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中田健康教育,2002,18(8) :529- 531.

[2]刘梅艳.许能锋.福州市学生玩电子游戏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495.

[3]刘学军,苏林雁,何伯玲.长沙市区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性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1):37- 40.

[4]郭莉莉.电脑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 :338.

[5]李升一,张风珍,陈雪莲.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负效应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9):714-715.

[6]盛鹏飞.触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94- 95.

[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田务院办公厅.67124.2000一07- 01.

[8]刘学军,苏林雁,何伯玲.电子游戏成瘾儿童的智力.个性.行为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9) :268-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