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探寻

冷宁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 城市体育组织的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体制不顺、机制不畅以及组织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社会体育组织在城市公共服务当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可以实现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对接发展。在这一工作模式下,应当由体育组织按照服务功能进行分类别的承接服务;并构建三级服务网络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实现体育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提高组织的服务水平;最后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体制保障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各项功能正常发挥。
关键词: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体育公共服务;困境与对策
DOI:10.12722/ccn.2022.1571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建设体育公共服务组织,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度,提高公共服务的惠及面,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社会人士普遍认可城市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统一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体育公共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普遍存在对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和路径等方面选择模糊的问题,城市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功能得不到发挥。

1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实际问题

1.1体制不顺

社会化发展是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必然趋势,而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专业服务十分重要。目前阻碍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有很多。体制不顺就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对于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社会服务和体育市场服务认知较为模糊,并且对这三者的服务主体没有准确地划分。“被市场化”问题是当前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许多地方将体育公共服务转化成了商业服务或者减小体育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当前政府内的体育行政部门在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固守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习惯,忽视了“购买”社会体育组织服务的重要性,对这种行为的认知度不高。体育组织内对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意愿也不高。这就导致政社不分和管办不分等问题发生。行政部门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实际建设时为发挥其应承担的服务职能,将这些职能划分给体育系统内各个职能单位,同时相关单位并未“购买”符合需要的社会体育组织提供的服务,这种“体内循环”的模式如果长期实行可能导致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功能与社会脱节。

1.2机制不畅

首先,我国社会体育组织建设过程中缺乏长效的扶持机制。目前政府对于“购买”社会体育组织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没有进行规划,这就导致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无法有效实施。为了提高体育基本服务的均等化,政府首先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体育行政部门和社会体育组织良性互动的局面,使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呈多样化发展[1]

其次,由于社会体育组织纳入不属于政府划分的服务“购买”范围,当前我国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存在资源配置机制不稳固的问题。因此,体育组织在开展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和人才不足。由于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无法获得政府给予的资金、智力和专业方面的支持,阻碍了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功能在建设中的发挥。我们应当建立稳固的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政府与体育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3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低

首先,我国大多社会体育组织为对服务功能进行专业化分工。当前的社会结构已经属于高度划分的程度,社会对专门化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很大,因此体育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划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到计划经济影响,体育行政部门直接影响着体育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它能够直接决定体育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方式、经费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等内容,同时组织对自身功能的定位并不符合实际职能需求,导致组织功能出现“小而全”的泛化问题。当前由于体育组织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体育组织整体的专业技能不强。为了促进体育组织发展,体育组织应当实现功能的精细化划分,根据社会实际需要选取最具优势的一个领域进行专业发展,进而弱化功能泛化的问题,确保体育组织主导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工作。

其次,功能存在单一化是当前社会体育组织面临的发展难题。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具有多种服务类型,且每项服务还包含多种分支。以体育公共服务为例,它就包含设施服务、组织服务、指导服务、活动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体质监测服务这几大类,这其中的每一项服务都应当分配专业的体育组织对接工作。上述每一项服务我们都应当分配专门的体育组织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对接工作有利于体育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当前,单项体育协会迅速增长是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发展特征,单项体育协会的项目特征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具有局限性。当前,信息咨询服务和体质监测服务类的体育组织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最紧缺的服务组织,政府需要给予资金和政策双重支持,推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2]

2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方法

2.1建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对接发展

实现社会体育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对接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分类承接:要建立市体育总会、巿体育设施服务协会、市活动服务体协会、市体质监测协会以及市体育信息协会这六个组织,分别承接组织、设施、活动、指导、体质监测和信息六项服务内容。这六个组织是服务的重要载体,它需要承接服务并实际完成服务内容,完成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对接。

分层实施:组织内的各项服务都应当建立对应的市、区以及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并对各个组织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同时要确保各层组织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独立提供体育服务。同时市级组织要对区和社区层面组织进行统一的目标管理工作,为市民提高高质量的体育公共服务。

优先发展:城市体育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功能的对接发展模式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优先发展的重要原则。在此模式下应当满足六个核心组织的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满足组织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所需资源。同时要准确落实组织在服务配送当中的载体地位,使各个组织协力完成体育公共服务。

网络服务:以横向联系为主构建纵横合一的服务网络,有利于三级枢纽型组织功能的发挥。市体育总会要主动与各个市级层面的服务组织构建横向联系,使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成。区体育总会和街道体协会也要在各自层面上分别构建横向联系,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型的服务管理网络,使体育公共服务惠及所有城市居民。各类服务组织内部要建立起纵向联系,使组织、发动、指导和聚集等功能充分发挥,提高服务网络的服务能力。各类组织之间应当相互协作共同满足市民要求,提高服务网络的整体性。当前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要求着重加强活动服务类组织与体育设施类组织之间的联系。通过组织活动有利于提高服务组织的规范性[3]

2.2提高社会体育组织承接体育公共服务专业化能力

提高社会体育组织的专业度,能够提高其参与体育公共服务能力、

第一,相关部门应当重点扶持体育组织的建设,建设专业化的体育组织满足承接公共服务的需求。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或者设立鼓励机制,促进体育组织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组织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

第二,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提高对人才的重视,广招专业人才参与体育组织的建设工作,建设专业素质水平高的服务队伍,为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保障。政府部门还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开设体育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对体育组织内负责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员或兼职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需要的人才。

第三,目前我国健身行业活动指导方法主要凭借经验主义,健身工作缺乏现代化技术的指导,这种健身方式缺乏实践意义且不够新颖。因此体育组织应当主动与体育科研所和体育高校建立联系,招纳专业的指导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服务改革工作,使活动形式更加新颖,提高服务组织提供服务的专业水平。

2.3建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体制

第一,制定完善的社会化体制约束体育公共服务。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有利于调度社会人民参与公共服务建设的积极性,是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当认识到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社会服务和体育市场服务的关系。行政部门内的各个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合理地将公共服务职能转交给专业的社会体育组织。体育组织要将承接的服务职能按功能进行划分,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职能分开,实现管办分离。政府要在体制、政策和制度等各个方面支持体育组织的发展。

第二,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承接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工资。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当前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转移支付的实行能够有效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的均等性问题。在体育基本公共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发改委等各个部门合作制定符合实际发展需求的承接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体育组织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以及相关机制,规范管理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当按照服务类型和职能对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市场服务和体育社会服务的范围进行切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公共服务标准。对于承接公共服务职能的专项体育组织要实现无条件的转移支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公共服务活动资金问题,提高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

第三,针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应当制定明确“购买”流程,并对相关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使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各项职能充分发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为了加快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建设,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购买”要求,进行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同时政府可以将体育公共服务利用招标的方式转交出去,并明确规定的执行标准、考评办法和服务效果。在此过程要严格按照招标流程,进行项目确定以及项目合同签订等活动。行政部门还应当按照标准审核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能力,选取符合要求的体育组织参与投标,实现承接服务的规范化,提高体育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最终满足政府的要求。

3总结

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城市体育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该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实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在资金和政策上全方面地支持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工作,实现体育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协力合作,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提高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对阻碍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解决方法后得出,进行模式创新,对接发展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在创新模式下要拓宽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优化不均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明生, 李建国.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6(3):4.

[2]汪传波.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J]. 魅力中国, 2017(13):328.

[3]潘哲浩.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