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路径

李菁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企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加快革新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不适”成分,有利于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干部人事档案记录了国企干部在发展过程中的身份、学习、资历等多方面的信息,为人事任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在实际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路径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国有企业发展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
DOI:10.12721/ccn.2022.1570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中坚力量。作为国企人才队伍的“核心”成分,干部群体是引领国企发展的“领头羊”,他们的“战斗力”与“发展潜力”都至关重要。而干部人事档案是对干部群体参与国企各项工作表现的原始记录,涵盖了自身行为表现、工作业绩等众多方面。它们为国有企业进行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简单来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然而,当下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中尚存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才匮乏、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建设程度滞后等问题比比皆是,种种问题齐发。为了顺利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革新国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不适”成分,对于国有企业在严峻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价值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既详细的记录了每一个国企干部的基本信息,包括各个时期的工作履历、荣誉奖惩、职务任免等,又直观的反映了国企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国企干部选拔、晋升及奖励等各项工作的基础,干部人事档案“管”与“用”的有效性会对国企干部队伍建设质量产生极大影响。探究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路径,有利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稳定与发展。首先,干部人事档案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干部考核与任免提供数据参考。国有企业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有助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全面的了解国企干部,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甚至可以直接根据相应人事档案资料决定干部选拔、升迁及奖励等。其次,有利于优化配置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根据九宫格落位原则,参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结果对国企干部进行综合评估落位,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目标。最后,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能够有效保障国企干部的个人权益。一旦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损害国企干部个人利益的情况,或者某项工作需要出据相关证明时,干部人事档案就能有效的发挥其价值,维护国有企业干部的相关权益和利益。

二、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2.1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认识有待深化

部分国有企业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形成深刻认知,仅仅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记录基本信息,信息存储作用远高于档案利用的价值,因此,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未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国有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诸多“红利”,使得有关国企领导直接忽视了其对国企发展的重要性。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缺乏重视还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国有企业职工对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收集和保管意识薄弱,只有在需要运用相应的档案资料时,才想起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滞后意识比较严重,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其实际效用的发挥。

2.2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人事管理制度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撑。如果管理制度本身不完善,那么就无法指导及规范有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甚至会出现部门职能划分不清,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一系列工作问题。而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如缺乏复核档案资料真伪性和全面性的意识,造成了档案资料出现失实问题,不仅背离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初衷,也必然会对国企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如果直接照搬照抄现有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管理制度在落实阶段受到层层阻碍,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效果。

2.3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有待建设

由于国有企业对于人员编制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没有配备专职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都与普通档案管理人员混用,甚至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导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匮乏的主要表现为专业技能的缺失、管理手段与方式的落后、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等,企业管理中并未专门设置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目标,也极少进行开展培训工作,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始终平平无常,工作效率不高,阻碍了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4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设备有待革新

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普及,但在部分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仍然存在融合问题。例如,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现代化信息档案管理设备的高效无用武之地。或者部分设备老旧,且更新换代的审批环节繁琐,导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又或者企业已经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档案管理,但是由于缺乏对于线上档案的定期维护,导致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更多的是流于表面。

三、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路径

3.1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宣传,给予足够重视

最为基础而关键的革新路径之一是从思想层面给予足够重视,让国有企业管理层以及全体人员真正认识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在价值所在。考虑到现有国企全体人员本身的认识有待深化的现状,加强宣传工作能够快速传播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及其本身重要性方面的知识。借助高层例会多次重复宣贯其对国企持续发展的意义,在整个国企内部构建一种良好的人事档案管理氛围,突出其重要价值。在良好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企业全体职工尤其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树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意识,找准自身定位,用意识驱动行动,严格落实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提升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才能促使企业管理层尽可能多的将国有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计划向管理人事档案工作倾斜。提升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人员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保障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的前提,确保可以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国有企业干部选拔和任命中的作用。

3.2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管理制度是引导及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行为,保障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安全、高效开展。基于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可以对现有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突出的档案管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中要注意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国企以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出发,有效参考及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等,保证可以支撑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档案的安全性,然而安全性主要体现在档案的交接上,因此,完善干部人事档案交接制度是第一要务。首先,负责管理国企干部人事档案资料的人员在离职前必须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交接,避免因人员流动导致干部人事档案的空窗期管理。其次,在各部门移交干部人事档案资料至专属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时,要通过签字或者发邮件的形式来进行交接留痕,为后期干部人事档案盘查工作提供依据。最后,干部人事档案的借调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借调期间一旦出现任何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问题,都能够有据可查,以此可以约束有关档案管理人员,规避他们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有效保障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

3.3打造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提高人才素质

作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主体,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与能力是保障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加强人的专业化培养及教育业是实现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的有效措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对干部人力资源的管理,最终的工作成效取决于专业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对人员编制进行合理设置,在进行人员选聘或调岗时,要对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管理能力进行优先考虑,如选取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档案管理人才。其次,在档案管理人员入职后,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强化专业能力。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以提升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培训内容要充分结合工作实践,从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两个方面进行专项培训。与此同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多学科知识,人才培养及教育中也要侧重多元化学科知识的灌输及能力的培养,力求培养出专业化档案管理人才。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是一项以服务性质为主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肯吃苦,有极强的责任心以及团队意识,树立“依规治档”“依规用档”的观念,全面管理维护好国有企业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

3.4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应用,“信息化”成为了各行各业实现业务升级的一个重要手段。同理,人事档案管理中也应加快融合信息技术,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手段的全面革新。传统纸质档案不仅耗费空间,且长久储存容易受潮、毁损,不易进行维护管理,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采用全新的档案管理手段,将纸质档案全部整理成电子档案上传到档案管理云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档案的收集和储存管理,更加方便日常调阅和维护,同时相关档案信息也不会因为反复使用而出现破损或损耗问题,且不会占用过多物理空间。但是,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时刻关注网络稳定性以及网络环境安全性的问题,严格净化网络环境,避免因病毒入侵造成电子档案数据丢失的情况出现。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国有企业需要提前做好资金计划,购置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并进行及时的维护与更新,时刻保证这些设备、系统始终维持正常工作状态。此外,要进一步在“保密”上下功夫,如利用云加密系统进行档案信息的优化分类,在系统查看权限上严格控制,既能保证相关档案资料的共享同时又能预防它们不会外泄,这样才能真正享受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红利”,促使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改革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下国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依旧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针对这些问题,要立足国企长远发展视角,从思想层面上树立正确管理意识出发,做好专业管理队伍建设,构建配套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促进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力求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性,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解云菲,万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J].神州,2021(9):281-282.

[2]李坤.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1):123-124.

[3]付婧.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几点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9(8):190.

[4]董青竹.关于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问题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6(1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