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不易顺利就业。各行各业不但要求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与坚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体能与体质,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大学生体育教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在发展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新时代大学体育教学真实表现
(一)内容丰富的体育课
在时代的快速更新过程中,大学体育课内容不断充实,引入了各种各样的锻炼项目与种类,为大学生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提供了可能。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并没有对大学体育课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规定,大多高校根据大学生的身体情况与体育学习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创设课程与项目。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内容表现为多元化发展,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可供大学生自由选择的锻炼项目与内容较少,大量大学生不具备自主选择的空间,因此较大打击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锻炼课程与达标课程,而发展为专项体育学习课程与练习课程,在体育课内容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为大学体育教学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身体强壮的目的[1]。
(二)项目多样的体育课
在大学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项目发挥着核心性功能,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组成了变化多端的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当代大学体育课当中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我国大学体育课在过去较长时期内的运动项目涉及各种球类,以及健美操等,随着大学体育课项目的不断充实,当前大学体育课不但可以继续沿用传统体育锻炼项目,而且也增加大量带有艺术韵味的体育项目,如游泳、棋类等。在大学体育课运动项目多样化发展的前提下,大学生面临的选择机会更多,大学体育教学表现为更加关注大学生的锻炼需求,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2]。
(三)过于简单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体育教师过于依靠教材内容,为大学生讲解大量体育运动知识,引入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因为大学期间设置的体育课时间较少,体育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分配的体育教学任务,只能应用较为简单的教学方法,为大学生讲解大量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在过去较长时期内的大学体育课上,大学生被动模仿老师的动作,全部教学过程对大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而且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不足,体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再有,有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采取散养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明显提升,体育学习需求被置于一旁,导致大学体育课收不到较好的效果[3]。
二、新时代大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合理利用游戏
在大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可根据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引入娱乐型、健身型、竞技型等游戏活动。在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合理引入游戏法,不但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发掘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大学生的思维,这在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引入游戏法,可彰显大学体育课的吸引性、安全性、竞争性、教育性、实用性等。当代大学生较为喜欢游戏教学法,合理引入游戏可解放大学生的思想,帮助大学生放松身心,感觉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同时可刺激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情绪。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法是对大学体育教学法的一种创新,要想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功能,则需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求体育教师提前研究游戏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合理的学习氛围,在导入环节则引入游戏,可促使大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进入体育课堂学习当中。需要提出的是,要想合理利用游戏教学法,则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学习,熟练掌握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善于积累丰富的游戏教学经验,巧妙引入理论知识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大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4]。
(二)巧妙应用分层法
在当代大学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分层法也是对当前体育课教学的一种创新,巧妙应用于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可收到理想效果。第一,体育教师必须提前掌握每一名大学生的性格倾向、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才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选择针对性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每一名大学生均能得到提高。第二,在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合理引入分层法,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运动技能。其不但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提供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而且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5]。
(三)引导学生体验
在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引导大学生亲身体验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保证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发展大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在选择体验教学内容时,必须要提前研究大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利用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增加大学生的亲身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体验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深入探索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为大学生选择针对性的体验运动项目。
三、结束语
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学体育课程日益充实,教学思想不断更新。体育教师要意识到体育课学习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合理引入丰富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为当代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早日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陈长江,刘超.基于BOPPPS模式和学习通的体育康复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01).
[2] 徐健.整合移动短视频、PBL教学在高校体育课堂改革中的应用[J]. 体育科技. 2020(06).
[3] 武顺妹,邵文尧.新冠疫情期间生物化学实验课在线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化工. 2020(16).
[4] 董叔保.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 体育视野. 2020(04).
[5] 赵江林,严勇.基于PBL和CBT的Lusin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教学[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