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改背景下完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现实意义
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进行整本阅读,既是根据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立德树人要求的贯彻,更多的也是受到了当前高中生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高中语文整体阅读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都已相当成熟,然而,在高中课本中,一些名著的内容大多都是以碎片为主要内容,内容不够全面,而且,学生的阅读时长也相对较少,这对高中生的思想深度的发展不利。只有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角色,从而对这篇小说的叙述手法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深入地思考,从而抓住一部文学作品的精神和品德内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高中生阅读整本书。
首先,阅读全册有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与数学、物理等其他课程的教学不同,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地感受并领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碎片化的时间,持续地增强自己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出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在有限的语文教学中,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爱好,倡导和鼓励学生去阅读一本完整的文学作品和名著。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可以与高中语文课本相配合,来帮助学生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和书籍。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可以更好地激励他们去阅读一本完整的书,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不仅是对语文学习大有裨益,在当今高考各科试题命制都要求基于情境活动的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对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与语文课本中的单篇文章相比,整本书的阅读具有一个完整的章节,一个丰富的情节,一个完整的信息,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高效的阅读,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阅读时间,提升阅读效果,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学习方式。比如余华的那本《活着》,里面的主角福贵经历了一段悲惨的生活,从一个富家公子变成了一个落魄的老人,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很长,情节也很复杂,而且里面的角色也很丰富,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基础,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活着”的含义,也就是要更好地了解到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让自己更好地了解到生活的真谛。其次是要从整本书的阅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主旨,感受书中人物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且以书中的事件构建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完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优化措施
1.进行序目阅读和计划阅读指导
因为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所接触的都只是文学作品的一些碎片,而没有直接接触到整个文学作品的序目,所以就没能直接体会到文学作品中的序目的之美。序目是一部文学著作的精华,忽略了它,就会错过某些重要的主线和精华。所以,当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读整本书的时候,要着重于序文的解读,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序文的内容上,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整本书的内容和情感,起到提纲挈领的功效。
比如,在读《红楼梦》时,对于学生来说,《红楼梦》是一部经典之作,如果只看它的少数部分或者章节,很难体会到它的美妙和深邃,那么,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读《红楼梦》的前言,体会到“满腹经纶,一把把苦眼泪”“都说作者傻,又有几人懂?”这句话的精髓和含义,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了作家的苦涩,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了作家的愤怒,也让同学们明白了《红楼梦》这本书要传达的思想和思想。
2.以“情境”为主线,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主体性和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要积极调节书籍对学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外,更要尊重他们的主体性。整本书的阅读,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完整”,所以,这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他们的学习行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在高中语文老师的工作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和主题环境,要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观点,让他们能够在整个书籍的阅读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又如,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不同学生对文中同一个人物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比如王熙凤是善是恶;林黛玉是爱使小性子,还是有大度的一面;贾宝玉是软弱的还是坚强的。所以,对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莫衷一是,老师们可以用模拟人物的情境,塑造人物的形象,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把自己的理解和理解告诉大家。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老师不仅仅要扮演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整本书的阅读结束之后,还要指导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帮助他们深化对整体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把握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3.对阅读整本书和写作的方法进行指导
整本书的教学意义在于,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还可以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优化了学生的写作方法。
而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主要是靠着模仿来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完善写作技巧的。而在对整本书的阅读的环节中,他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在整个文学作品中的写作风格、写作技巧和文章结构等,并逐步地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风格。所以,高中生要强化对他们的写作方法的指导,首先要引导他们从文学作品中摘抄出精彩片段和内容,及时地摘录一些名人名言或段落,不断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同时要鼓励他们将优秀的文学片段和内容进行反复朗读,并将这些精彩资料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比如,以《乡土中国》阅读方法指导为例,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整理文本思维导图,在阅读中积累学术性词语快速把握文章的议论重点,在语文实践中可以调查如今乡村中有哪些风土人情与文中的观点相统一,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章节进行细读,研究如何写作具有科学性、逻辑性、通俗性的科普文等等。《乡土中国》整本书思维导图可从本书论题“村落”出发,生发空间关系、社会秩序、权力结构、文化事实四个分支,并让学生将各个分支补充完整,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整本书。如“家族”指的是从村落团体组织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男女有别”则是对这一团体特征做出的分析,上下章节稍嫌不够协调。但从整体角度分析,四个章节内在逻辑实则是由外而内,层层深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带领学生绘制详细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无论读哪一章节皆可自然圆通,消除阅读无力感。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高对阅读的关注是必然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整本书的阅读进行指导,并指导学生在进行一部完整的书籍阅读的时候,可以持续地掌握一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精神,从而深刻地理解到一部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精华和主旨,这也是一种对并执行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学要求的一种体现。在高中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对学生展开一次完整的阅读,这样就可以持续地养成一种科学的阅读习惯,并将其激发出来,进而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阅读品质,掌握文章的精髓,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俊峰.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问题探微[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25-26.
[2]王丽丽新课改背景下完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一──以(……为例)《水浒传》为例[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118+120.
[3]余春梅基于整本书阅读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68-169.
[4]龚勇辉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问题探微[J].新智慧,2018(10):25.